幼儿园、中小学聘请的所谓“金牌外教”涉嫌非法就业,有的只有初中学历,有的留有案底……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黑外教”案件。一中介机构将不符合在华就业资质的外籍人员进行“包装”,派遣到中小学、幼儿园任教。4名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旅游签证入境,大部分只有高中或初中学历
2018年年初,重庆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非法就业案件中发现,一家名为“柏克莱”的教育咨询公司涉嫌非法组织外籍人员偷越国(边)境、骗取工作许可,在重庆、成都等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上课牟利。
我国相关机构对在华务工人员的学历、教育资格等有严格规定,在华申请英语教学类工作签证,需满足来自英语母语国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年以上工作经历、无犯罪记录等条件。但涉案的18名外教大多来自南非、巴西、墨西哥、法国等非英语母语国家,大部分只有高中或初中学历,还有的是无任何工作经历的来华留学生。
这些明显不具备资质的“黑外教”是从哪儿来的?柏克莱公司法人江瑜交代,她主要通过网络发布广告以及外教间的互相介绍找到这些人,然后进行网络面试。“面试相当随意,几句简单问答就结束了。”26岁的南非人Mageer主动承认只有初中文化,没想到江瑜毫不在乎,面试顺利通过。
柏克莱公司的另一个股东曾媛媛负责为这些通过面试的外籍人员寻找有需求的幼儿园,“牵线搭桥”成功后,便安排他们申请旅游签证入境。经过一周培训,这些人以外教的身份进入各个幼儿园,当起英语老师。遇到学校急需外教时,这一周培训也会省去。
柏克莱公司为重庆、四川等地的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外教,将外教分为全职和兼职两类。“一般由公司跟幼儿园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按每人每月1.5万元至2万元的价格支付报酬。”江瑜说,由于市场对外教的推崇,这些“黑外教”供不应求。公司规模最大时有30多个全职外教、20多个兼职外教,合作学校还拓展到一些民办中小学,每月可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
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工作许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柏克莱公司从2013年起非法组织外籍人员入境就业,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大批不符合资质的外籍人员进入幼儿园成为外教。江瑜说,柏克莱作为一家教育咨询公司,除了在注册、缴税时与工商、税务部门打过交道,“没有其他政府部门来管过我们”。
公安机关在柏克莱公司的电脑里发现了大量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模板,甚至还有一枚伪造的南非警察局印章。
重庆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曾翼说,外专部门会对外籍人员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网上预审和现场核验,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手段,除非材料有很明显的破绽或疑点,很难查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
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涉外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赖寒松介绍,柏克莱公司对外籍人员实施集中住宿、统一管理,组织性强,隐蔽度高。这些外籍人士又通过挂靠在幼儿园名下披上“合法外衣”,给公安机关侦办带来了难度。“此次涉案的部分外国人我们也曾经按规定核查过,但他们有正规工作签证,从事的工作也符合要求,一线民警往往难以甄别出真伪。”赖寒松说。
这起案件还暴露出一些教育机构疏于管理。来自南非的Mageer说,他从2015年起先后在重庆市南岸区智童花样派幼儿园、渝北区才儿坊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担任英语外教,没有任何一个幼儿园提出看他的学历证书。
一位从事学前教育的知情人士表示,教育机构放任的态度背后是利益驱动。一些幼儿园即使对内情心知肚明,也不会提出质疑,因为“原本保教费一两千元的幼儿园,打上国际双语的招牌后,收费能涨到三五千元,家长还愿意买单,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教学质量低安全隐患大,“黑外教”需协同整治
“黑外教”的学历与教学经验均远远低于国家设定的门槛条件,连最基本的授课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来自南非的Alice说,她在柏克莱公司只接受了1个小时的培训就被派到一家幼儿园上课,而在此之前她“从没当过老师”。
除了教学质量堪忧,“黑外教”还容易带来校园安全隐患。在查办重庆柏克莱公司案件时,公安机关发现,涉案的18名外教中有两人此前已被边控。“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有案底,却还在担任教学工作,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重庆市渝中区南纪门派出所民警郭旭说。
“重庆市的来华外国人数量以年均40%的速度激增,与此同时,持旅游签证入境非法从事教育工作的案例时有发生。”赖寒松建议,消除“黑外教”安全隐患亟需多部门加强联动,协同推进整治。
针对“黑外教”非法就业带来的安全隐患,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完善中介机构及外教人员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强化管理,定点定时抽查。同时加大审核力度,要求用人单位在聘请外教时加强对外教人员的出入境资料、教育资格等审查。(记者柯高阳、周闻韬)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本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 刊登广告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