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美新材料的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材料已经通过了市场下游持续5年以上的多次批量装车应用实测,是目前全行业中唯一能够同时量产铜复合集流体和铝复合集流体的企业
□ 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年报业绩说明会中,英联股份、双星新材、阿石创等多家复合集流体上市公司披露了最新进展
(资料图片)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政府获悉,5月24日上午,金美新材料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扩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宜宾市南溪区。金美新材料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量产铜、铝两种复合集流体的行业领跑企业。
据介绍,本次签约的复合集流体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55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430亩,主要用于建设生产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MA和MC产线。三期全部满产后,每年可生产约12亿平方米的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材料,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年税收超7.84亿元。
55亿元投向复合集流体
南溪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元华表示,本次金美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标志着南溪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发展又迈出了重大一步,必将为南溪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陈元华说,南溪区将紧紧围绕宜宾市打造“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的战略目标,依托全市动力电池“1+N”产业空间布局,以建成全国最大动力电池配套(铜箔铝箔)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延链、补链、强链,预计到2026年全区动力电池关联产业营收将突破500亿元。
金美新材料表示,宜宾市和南溪区政府对于产业理解有深度,对于新能源产业链配套有广度。在锂电池的创新发展中,高能量密度、低生产成本、高安全性都是关键方向,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使用高分子材料作为中间夹层的集流体,兼具上述三种特性,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金美新材料是从2015年起就启动研发的行业先行者。据公开资料,目前行业“大部队”正处在送样或初步跑通产线阶段。而金美新材料第一代MA铝复合集流体产品已于2018年首次量产并装机;第二代6μm MC铜复合集流体产品于2020年开始量产,第二代8μm MA产品已于2022年规模化量产并持续大批量供货,目前优率已达80%以上并持续提升中。
目前,金美新材料的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材料已经通过了市场下游持续5年以上的多次批量装车应用实测,是目前全行业中唯一能够同时量产铜复合集流体和铝复合集流体的企业。金美新材料的大客户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这也成为其颇受市场关注的重要原因。
多家上市公司竞逐量产
业内人士表示,复合集流体虽不是电池的“革命性”技术,但确实称得上是重要革新,很有可能抢占集流体的大量市场。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新型多功能复合集流体在电池集流体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40%,出货量约140亿至180亿平方米,应用领域将包括储能、小动力、动力、数码等各类电池。
2023年被认为是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元年,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年报业绩说明会中,多家复合集流体上市公司披露了最新进展。
英联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计划投入10条复合铜箔和1条复合铝箔生产线,目前已有1条复合铜箔生产线正式生产运行,2条正在安装调试。英联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述三条产线均是复合铜箔产线,其中已生产的一条产线于今年3月开始送样。
双星新材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第一条PET铜箔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新签订产线后期将陆续进厂安装。阿石创表示,公司复合铜箔项目设备已进入设备交付与安装环节。
复合集流体距离走到量产、融入锂电池产业链还有多远?一位资深复合集流体产业人士表示,复合集流体从送样到量产还需要跨过很多道坎,甚至可以说,从送样到量产这个阶段是耗费精力最多的。
据了解,使用复合集流体后,电池电解液、焊接工艺都需要调整。提供后道工艺设备和服务公司的进展,也成为复合集流体在下游接受度的一项晴雨指标。骄成超声的滚焊设备已通过客户检验,为宁德时代、比亚迪新增产线供应过半的超声波焊接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尚未实现产业化的公司,扩产并不是最需要做的事;但对于已得到市场初步验证的产品来说,当其开始扩产,也许表示着产业化又有了更多确定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