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杨蕾 上海报道
随着疫情放开,市场人气逐步回暖。与此同时,提振经济、激发消费活力也成为当下经济活动的主题词,也是各大机构的发力点之一,消费贷、经营贷等贷款市场肉眼可见地活跃了起来。
在此之前,网贷肆虐、利率高企的市场环境下,一大批过度借贷的消费者目前仍在艰苦偿还高额利息,甚至饱受催收之苦。
(资料图)
近日,在21世纪资管研究院金融爆料台(微信:zgyjy21)上,多位爆料人介绍了自己过去非理性借贷的遭遇,也为广大消费者再次敲响了理性借贷的警钟。
贷款利率下调趋势已经十分明显。3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网点和APP上查询得知,四大国有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均已从去年普遍的5%—8%降至4%以下。而为了从各银行吸引客户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除了降低消费贷利率,还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记者点开工行APP推荐的贷款产品“中银E贷”,发现该产品在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3月31日之间激活“最高50元话费券”的福利。
早在2013-2017 年间,市场上一时流行着面向低收入、月光族的超短期现金贷产品,如“2345贷款王”、“现金巴士”等,其年化利率普遍为100%-300%之间,借款人因此背负着巨大的资金成本,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下调贷款利率,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提高对贷款利率的合规管理。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此前的调研和测评发现,在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平台之中,一般而言信用卡人群较为优质,承担的相应利率水平较低,信用卡利率水平多数在年化 12%-18% 之间。2021年3月,消费金融机构收到监管的窗口指导,要求将贷款利率上限控制在24%以内。
在网贷、P2P盛行的时期,不少借款者出于资金获取的便利性,加上对借贷的认知不足,在多个平台频繁借款,甚至借新还旧,导致本金和利息缺口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张文(化名)是一位28岁的广东人,之前在工厂打工,每月工资在2千到5千。“第一次接触网贷是在2017年前后,当时互联网金融贷款有很多,我身边的朋友大多也都用网贷。我第一个接触的平台是支付宝的花呗,授权芝麻信用之后又被推荐了好几个其他借款平台。”
他告诉记者,如果有平台的欠款还不上,他就会去找其他平台继续借款。比如花呗的分期付款还不了,还有招联金融等平台可以贷款。借贷‘雪球’就这样越滚越大。
张文表示,目前他还有3个互联网平台的贷款未还清,还剩下2万左右的利息,虽然不多,但由于收入不稳定,很难还上,自己已经还完本金,也不愿意再还款。
郭勇(化名)的经历类似。他在2017年底到2018年期间因急用钱借了高利贷。据其介绍,总共借了三次,全部通过P2P平台的线下门店,三次分别从不同的平台进行借贷。第一次在宜信普惠贷了6万;第二笔在中腾信贷了7万元,第三笔在友信普惠贷了10万元。这些贷款分三年共36期进行偿还。
郭勇甚至自己都不清楚这些贷款的具体利率和利息,“本金加上利息后几乎翻了一倍。”他表示。
记者根据郭勇提供的数据资料,大概估算这些贷款的利率在36%—76%不等。与张文一样,郭勇也已经已还清了本金,不愿意继续支付高额利息。
张文和郭勇现在都常常收到催收电话和短信,个人信息遭遇泄露,家人、亲戚朋友也会常常收到催款电话。
据张文表示,现在每天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自称“催收公司”的人给他打电话,还会给村委会、亲戚朋友甚至是老板打电话。他还因此丢过工作。更有甚者,曾经有一位“催收者”要求他支付一笔“诚意金”以保证还钱,但这笔钱并不算在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内。
“后面催债的都是第三方,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拿到我的信息的。之前借款的时候门槛很低,当时只填了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就获得贷款。”张文称。
郭勇的情形与此类似,他后来想起一个细节,“他们还把我们的手机拿了过去,把手机里面通讯录人员信息都抽走了,这个是我后来才知道,当时在场的时候没有察觉。”
张文和郭勇现在也意识到,这一切的开始都是由于此前的过度借贷。
至于当初贷款的起因,张文表示只是为了网购。“想买个新手机、买点新衣服,但是由于收入不稳定,银行的审查太严格,贷款利率又高,才去网上贷款”。
而郭勇贷款的起因更简单,仅是因为贷款方便。“我当时就是图它放款快,其他什么都没想。”郭勇说。他还加入了一个“难友群”,里面都是曾经或正在遭遇高利贷的网友。通过郭勇向记者提供的群聊天截图,截至采访当天,该群群成员数量现已达到310人。
尽管当前贷款利率很低,手续也方便,但消费者仍需要量入为出,充分从自身收入和支出的角度出发合理借贷,管理好个人能承受的风险和债务状况,才不致于陷入还贷“雪球”的困境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