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依农 上海报道
2022年,全球经济经历了诸多挑战。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俄乌冲突对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扰乱又进一步推高了通胀。笼罩在衰退的阴霾下,全球几乎各类资产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步入2023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是否能够得以避免?富兰克林邓普顿研究院主管及首席市场策略师Stephen Dover在接受《全球财经连线》独家专访时表示,美国经济与欧洲经济或将陷入衰退,但中国经济正朝着与世界大多地区不同的方向发展。Dover指出,中国经济或能够超预期增长,如果这得以实现,那么将有助于全球经济避免陷入衰退。
【资料图】
Dover补充称,在新的一年里,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放眼未来的3年、5年或10年,全球经济前景依然是积极的。
此外,谈及备受投资者关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Dover提醒道,在通胀显著回落前,美联储料将继续保持鹰派。考虑到美联储正在撤走长期以来支撑市场的流动性,美股牛市还难言能否到来。
《全球财经连线》:多极化似乎在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
Stephen Dover:我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1982年,我曾有机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在这里学习。当时,中国和其它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还很少。过去40年最伟大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全球化和贸易往来的大规模扩张。可以说,全球经济的开放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奇迹之一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不仅在中国,对几乎所有新兴市场而言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发展速度远不及过去的全球化。甚至出现了是否还要继续扩大全球化的疑问。但在我看来,首先,全球化进程的确正在放缓,但并没有消亡或急剧萎缩。事实上,美国不久前刚刚录得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逆差,表明美国消费者继续保持了他们对购物的热爱,包括继续从中国购买商品。所以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其次,就全球化放缓的程度而言,更大一部分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因此,未来是否进一步扩大全球化,推进更多的贸易条约,更多可能取决于政治意愿。有观点认为,我们正在从全球化走向区域化,但我并不认同。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能证明这一点,而贸易对大部分国家来说益处多多。
近来,也发生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事件。比如新冠疫情。新冠大流行使一些国家认识到,需要在国内拥有一些重要资源。这促使了“在岸外包”趋势的产生。我认为,鉴于各国有一定数量的关键制造业在本土完成的需求,全球范围内的很多边际开发会逐渐转移到本土。
总体而言,这40年对中国乃至全球来说都是一段非凡的旅程。我预计全球化的进程仍将继续,只不过增速将不及从前。
《全球财经连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欧元区在2022年第四季度避免了衰退,而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表现强劲。那么全球经济衰退会像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到来吗?
Stephen Dover:简而言之,是的,我们认为全球性衰退大概率可能在美国与欧洲出现。先说欧洲,一个好消息是,欧洲经济的韧性远超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的预期。这也离不开一些运气,欧洲幸运地经历了一个较为温和的冬季。此外,能源价格也没有达到可能的最高点。欧洲在转型方面做得很出色,从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到逐步减少对这一能源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天然气以及绿色能源转型实现的。
我们很高兴欧洲经济比预期更具韧性,但话虽如此,欧洲仍有很多结构上的问题,包括可能与通胀有关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我们预计欧洲的通胀将更有粘性。我们还认为,欧洲可能会出现衰退或经济放缓,尤其是会受到德国的影响。从很多方面来看,德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依靠来自俄罗斯的价格相对低廉的碳氢化合物、石油和天然气。而其大部分产品销往中国以及海外其它国家。这两端的依赖性对德国经济来说都是不太有利的。因此,德国将面临一些结构性重组问题,比如,如何重新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再看英国,其经济增长显著放缓,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才是正确的前进道路。我们之前提到了全球化,英国脱欧总体而言对其经济造成了伤害。
你提到了美国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我们看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因为更多的人有工作总是比反之更好。但这确实令美联储为难。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薪资的上涨,难免有推高通胀的倾向。而美联储正试图减缓通胀。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不得不继续以超出许多人预期的幅度加息,但这样一来,无疑也增加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如此来看,美国经济可能会衰退,欧洲经济可能会衰退。反观中国,正在从新冠大流行中强劲复苏。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一年甚至两年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现在,需求的复苏为中国的增长提供了良机。可以说,中国正朝着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果说对世界、对中国来说能有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肯定会比去年更好,甚至可能表现得比预期还要好。如果这得以实现,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将有助于全球经济避免陷入衰退。
但我想说,所有的预测可能都是有风险的。我认为全球经济可能迎来盈利衰退或轻度衰退,公司收益可能会下降,GDP可能也会下降,但并不会太严重。当然,更大的衰退风险也并非不存在。
《全球财经连线》: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Stephen Dover:我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济的性质,与过去十年相较将产生很大的变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利率都大幅下降,市场上充斥着很多钱、很多流动资金,这刺激了经济,也推动了股市发展。但全球普遍的低利率、低通胀以及高流动性环境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未来的经济与过去10年相较会有很大不同。
会有哪些差异呢?全球通胀率可能会更高。(在美国),预计或将比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再高1%或2% ,也就是3%到4%左右的水平。在其它国家也会比此前再高出1%至2%左右 。甚至在过去30年里保持了通货紧缩的日本,现在看起来也会迎来通胀。
如果看欧洲,欧洲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转型,大部分围绕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展开。比如之前提到的德国需要调整结构。但很多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现在看来比过去更加稳定,未来还有很多增长机会。
总体而言,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克服通胀,再者需克服潜在的衰退。但如果放眼未来的3年、5年甚至10年,前景依然是积极的。
《全球财经连线》:在1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放缓了紧缩的步伐,但同时强调会继续加息。美联储今年还会加息几次?
Stephen Dover:目前来看,市场与美联储之间存在一些分歧。美联储表达了鹰派的立场,强调会继续对抗通胀。反观市场,尤其在过去几个月里都在表示,“我们认为美联储会有所软化并降低利率”。投资者常说“不要和美联储对抗”,但现在他们却站在了美联储的对立面。
而我认为,美联储在对抗通胀上真的会采取非常强硬的举措。他们需要在下次会议上将利率至少上调25个基点,然后在这之后的会议上再加25个基点,之后可能还有一两次25个基点的加息。
即使我预测错了准确的加息次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政策转向前,美联储到底会将利率在高位保持多久。我认为,可能要到2024年,利率水平才会真正降低。这与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其强劲的经济表现息息相关。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美联储官员没有顺利完成显著遏制通胀这项工作,这届美联储可不想重蹈覆辙。
我依然认为通胀能够被控制,至少可以降到3%左右的水平。我不知道是否能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非常强硬的美联储。
《全球财经连线》: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美联储今年的决策?
Stephen Dover:如果去年的焦点在于通胀,则今年的讨论将更多地聚焦于经济衰退。美联储与其它央行相比有些不同,有所谓的双重使命。需要稳定货币供应、对抗通胀,同时也要保证就业最大化。而经济学家会告诉你,这两者是冲突的。
目前,美联储正专注于对抗通胀。只要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美国经济就不容易陷入衰退。事实上,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且能够在避免衰退的情况下缓解通胀。这也是市场目前的一些看法。
但美联储显然也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而只要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美联储就不需要降低利率,除非出现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
正如我提到的,我们在过去十多年间所经历的极低的利率水平,可能是个异常现象。这种情况不太可能继续下去。总的来说,我认为通胀已经触顶,大概率会继续回落。也许降速没有人们想要的那么快,但会下降的。而美联储,我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会继续保持鹰派、致力于降低通胀。在通胀显著回落前,他们会一直保持高利率。
《全球财经连线》: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或转向降息,对其它国家影响几何?
Stephen Dover: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金融市场有句老话说,“美国打个喷嚏,世界跟着感冒”。在美国发生的事情,确实会对其它国家带来巨大影响。
去年美元价格非常高,这对美国对抗通胀而言是有益的。但对其它国家来说则并非好事,因为这基本上等于将美国的通胀转嫁到其它国家。当然,实际并非说起来这么简单,但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认为美元价格可能已经见顶,开始下跌。这也将对其它国家带来较大影响。美元的走软将对外国市场有利。我们现在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投资者可以将目光投向美国以外的市场寻找投资机会。像是日本,(状况)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看起来要好。东南亚以及很多新兴市场也比以前看起来更好。
《全球财经连线》:其他主要西方国家会跟随美联储的步伐结束加息进程吗?
Stephen Dover:我认为会的。尽管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都需要应对自身的通胀问题,但如果美国顺利地降低并稳定了通胀,我认为确实也会在其它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全球财经连线》:美联储曾多次强调利率水平会在更高位保持更久,且年内不会降息。市场是否应该押注美联储会更久地保持鹰派?为什么?
Stephen Dover:众所周知,去年是投资股票和债券糟糕的一年。事实上,唯一表现较好的可能是美元。因此,在美国的外国投资者相对比他们用本国货币(收益)更好一些。但对于美元和股票的组合来说,去年是最糟糕的一年。这一组合之间通常有一些负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投资者会有平衡的投资组合。我认为,未来不应该放弃平衡的投资组合,负相关的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
让我们来谈谈固定收益和债券。美联储可能会提高利率,再加50个基点左右,并可能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转向。但总的来说,对于长线的投资者来说,重新回到固收市场并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持有一段时间可能是有意义的。
对于美国投资者,我们建议可以投资于美国国债,相对比较保险。而那些持有现金的人需要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以前可以把现金放在任何地方,因为没有利率,可以无所谓,但现在有了利率,真的需要相当小心地确保现金能够换回一个好的回报。这是很多投资者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可能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全球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对一些新兴市场的债务看法相当积极。我们认为,随着美元的下跌,一些当地的货币会升值。再加上许多当地货币会有不错的利率回报,所以这值得投资。
去年带来的启示是,随着利率的上升,固定收益成为比股票相对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因为一年前或一年半前,股票收益率高于固定收入的收益率。而现在情况正好相反,而且固定收益获得收益的风险更小。股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仍然有很大的意义。投资者可以关注价值投资,在相对的基础上可能仍然有很多机会。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收益投资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不应忽视技术投资或增长投资,特别是对于那些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促进生产力的公司,我认为这方面的股票需要做一些挑选,才能做得好。
《全球财经连线》:在经历了动荡的一年之后,美国股市在1月份试图反弹。今年会出现牛市吗?
Stephen Dover:我对牛市,即市场是否真的会大幅上涨保持一点怀疑。如果我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市场可能也会在事情真正发生之前有所预期。话虽如此 ,现在去想象美股市场迎来牛市,还有一些困难。因为盈利可能会继续下降,我认为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营收在上升,但销量在下降。这意味着企业能够将通胀和高成本转嫁出去,卖更少的东西赚更多的钱。另外,尽管劳动力成本增加了,但却没有收入增加的那么多。我认为局面很可能会出现逆转。公司将不得不在需要销售的商品和定价之间找到更好的匹配。如果它们这样做,那么收益可能会下降。我们认为,收益可能会比市场预期多下降10%左右。
第二点是,我们之前聊到过去十年间的流动性。这种支撑了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枯竭。美联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拿走一些流动性,因此,流动性已无法像过去那样支撑市场。
但我说的是美国市场。我们确实认为 ,(其它地方)可能仍会有一个非常好且积极的市场。正如我提到的,像是在日本以及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中国今年也有一个好的开始。正如我所提到的,中国有可能出现令人惊讶的上升势头。
《全球财经连线》:美股财报季即将告一段落。上个季度,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受到了冲击,出现了大量的裁员。您是否能聊一聊背后的原因?
Stephen Dover:就像我前面说的,即使在2022年,大型科技公司的收入也增长了很多,超出了它们的收入目标。因此,其招聘的员工远超实际需求。事实上,这些公司销售的数量已经开始减少。通常来说,收入和净收入(扣除通胀后的收入)这两个指标通常会很接近,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我认为收入下降是导致裁员的原因。
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关于科技裁员的头条新闻。科技行业确实在裁员,但如果你仔细想想,科技公司以外的行业长期以来几乎很难聘请到所需的支持技术部门的员工,因为每个人都想去科技公司工作。因此,现在被科技公司裁掉的员工,几乎马上就会被消费行业或其它市场领域的企业雇用,因为这些领域确实需要这些技术人员。
简而言之,科技公司的招聘太超前了,它们所解雇的员工还远不及此前招聘的那样多。不过许多失去工作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新工作。
《全球财经连线》:我们还应该投资科技股吗?哪些行业将有更多的机会?
Stephen Dover:简短的回答是肯定的,建议投资者仍然买科技股。因为它确实推动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是我们经济运转的重要动力。但我认为投资者必须对科技股有所选择,确保你的科技股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真正提高生产率,而不仅仅是一只本质上用新方式获取广告市场份额的股票。后者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如果经济衰退,风险就会很大。
总的来说,科技板块有很多机会,但需要一些真正的指导和帮助来选择正确的科技股。
《全球财经连线》:中国的股市怎么样?
Stephen Dover:我们整体上看好中国市场。但你需要留意你所关注的领域以及其于中国的机遇所在。我最大的希望,不是预测,是期望我们能在中国市场看到惊喜。如果中国真的成功地推动了经济增长,那么我认为中国可能带来一个令人惊喜的市场。正如我所说,我非常看好中国。因此,我个人也很高兴能看到中国从疫情中开放复苏。我认为这里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制作:李群
拍摄:郝佳琪
设计:林军明刘峄林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曾婷芳赖禧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