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李鹏 长沙报道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此次考核评价首次实施新修订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对217家国家级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
(相关资料图)
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稳外贸稳外资的“主力军”作用,总体呈现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在经济表现方面,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截至2021年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共1682家,上市企业共894家,较前一年均有显著上升。
在对外放开方面,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9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3万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为25.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2%。
在科技方面,截至2021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73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3万家,较上年末均有明显提升。
在绿色发展方面,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和COD排放同比显著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在协调发展方面,截至2021年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建、国家级经开区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跨)境合作区数量比上年增加91个。
商务部同时公布了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综合排名前30的榜单,以及分地区排名前10及部分单项排名前10的榜单。
榜单显示,苏州工业园蝉联榜首,连续多年排名第一。通过梳理发现,前30名经开区中有23家经开区位于沿海省份,同时,在对外贸易单项排名前10榜单中,均为沿海省市的经开区,在实际使用外资单项排名前10榜单中,有9家是沿海省市的经开区。
商务部此次实施的是新修订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对外开放”指标被赋予了30%权重,主要是评价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方面情况。
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的经开区在对外贸易和使用外资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对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江浙两地在前30的榜单中,上榜数量超三分之一,其中江苏省共有6家,浙江省5家。
(来源: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综合排名)
通过梳理商务部公布此前年份的榜单,从2016年到2020年的评价综合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昆山经开区、江宁经开区、青岛经开区、烟台经开区稳稳占据了前八的席位。
在此次发布的评价综合评价中,合肥经开区的排名再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6、前进4位。在实际使用外资单项排名前10榜单中,合肥经开区排名第10位,是唯一一个不是沿海省市的国家级经开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合肥经开区是内陆地区利用外资程度最高的经开区,成为了中西部经开区的代表。
(注:商务部公布的榜单当年度对上年度考核进行评价排名)
前不久,商务部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着力解决制造业发展所需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支持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国家级经开区作为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经开区要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