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⑧|深度观察:从引领到典范,绿色出行助力广东优化能源结构
工作日清晨,在广州拥挤的早高峰车流中,公交车满载早起的人在车流中穿梭。堵车时消失的尾气、抬头就能看见的绿色新能源牌照......在许多市民未察觉的时候,广州公交已经完成了从燃油到电动的迭代,带动碳排放强度下降超80%,成为城市大动脉中的一个个移动“绿色坐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州只是广东全省公交新能源化的一个缩影。广东是全国最早推动公交、出租车电动化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广东通过推动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大规模布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绿色出行的先行典范地区。截至2022年末,广东已有11个地市实现公交100%电动化。这场城市交通大动脉的绿色转型,折射出广东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多个专家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发、市场渗透率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沿,未来应聚焦生产及消费两端,进一步降低汽车制造环节碳排放量,同时结合数字、光伏等前沿技术,激活新能源汽车在储能等方面的潜力,合力推动广东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基地和重要市场,广东拥有多家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新能源主机厂核心集聚区,以东莞、中山、惠州、肇庆为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集中区的发展格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也为广东探索交通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2年末,广东21地市公交车电动化率均已超80%,其中广州、深圳、珠海等11个地市公交电动化率已达100%。
这场全国低碳转型“竞速跑”中,广东公交电动化率已经领先全国至少1/3个“身位”。中国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城市公交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46.6万辆,占城市公交车总量的66.2%。
具体来看,这场针对城市公交的“绿色革命”为广东实现“双碳”目标缩短了多少距离?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显示,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约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于2022年年底发布的《广东省道路交通净零排放路线图报告》显示,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从基准情景到2050优化净零排放情景),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累计贡献64%的减排量,新能源乘用车推广应用累计贡献27%。
以广州为例,2020年广州推进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辆总量的93.4%,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超80%。
民盟广州市委会科技委员会委员、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责任工程师宋欣蔓建议未来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加快探索零碳工厂发展模式,试点新能源汽车数字化零碳生产研发园区,并推动开发碳排放数字化管理系统模块,对园区运行数据进行集中监管、能源管理、运维管理等,持续提升节能减排效果。同时通过政策激励与绿色金融等手段,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厂区向零碳生产转型,实现降本增效的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