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我开车1个小时从南汇来到仁济医院。老人大半夜发烧,再累也得赶在7点前到医院,不然,后面要排好长的队伍了。”12月底刚见到小俞(化名)时,她正带着年过半百的母亲在急诊大厅排队等待医生接诊,这个25岁的姑娘向记者抱怨道,哪怕天还没亮就已经起床出门,她依旧在医院的急诊大厅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伍,还没有排到。
【资料图】
这是无数中国患者看病就医的常态,但随着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尤其在应对此次大规模新冠感染的情况下,加速分级诊疗政策实施,推动基层社区医院做好“守门人”的角色意义进一步凸显。
北京、上海等地已在陆续推动辉瑞口服药、阿兹夫定等新冠治疗药物下发到社区一级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把抗疫阵地转移到基层医疗单位,跟病毒抢时间,第一时间阻断病毒,尽最大努力降低重症。
“长海社区整个街道有近17万人口,在疫情优化调整后的诊治落实上对于阳性患者的治疗,或者是重点人群的管理,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都比较大。”上海杨浦区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范擎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社区居民医疗救治的压力。实际上,在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冲在疫情防控和管控的最前线,非常不易。
目前,为提升社区救治能力,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迅速行动,在完成第一轮发热诊疗扩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防重症,保健康”目标,全力推进第二轮扩容增能,推动新冠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
自2022年12月29日第二轮扩容增能以来,截至2023年1月2日,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增吸氧位1711个、输液位2562个,发热诊间238间、病床665张、心电监护仪243台。同时,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指氧仪、氧气罐等物资优先向社区倾斜配备,社区新冠救治与防重症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此外,目前上海全市3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分中心,有201家可提供住院服务,主要承接上级医院新冠救治后下转回社区的患者。
经历了12月中旬至12月底第一轮的感染者接诊后不难发现,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日均接诊人数不断攀升,原有的重症ICU床位持续满负荷运转,仍不能满足全部需求。
有三甲医院临床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从12月中旬开始到新年伊始,半个月内医护人员减员70%-80%,很多医生带病工作,没退烧就赶回了一线。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重症病房更是达到饱满,承受能力到达极限。
“放开带来的‘阵痛’是必然的。过去应对新冠病毒我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防止病源的扩散和传播,现在的防护重点不是为了防感染,是为了防重症,防止疾病造成更严重危害。经过了此轮的冲击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应对重症方面,不能太依赖于发热门诊,过分把发热门诊作为防控的阵地是不可取的。发热门诊不是局部的、物理的概念,是全方位的、三级诊疗的一个有效防控体系。在应对重症管理的举措上,需要协调多方,不能仅仅依赖医院一方。”上述临床专家说。
范擎松记得,随着2022年4-5月份上海本土疫情暴发,社区医护人员开始对于人员管控变成了辖区内阳性居民要做好集中转运,包括密接的管理、阳性人员的追踪和筛查等。“随着管控措施优化,现在的管理一方面是加强对于重点人群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在疫情传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做好辖区居民的医疗救治、医疗服务,进一步将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小。”
范擎松说,实际上,也是基于对疫情的判断,上海逐渐由“常规门诊+发热哨点”的模式,转成“常规门诊+发热诊室”双管齐下的模式。在此模式之下,辖区居民感染新冠之后,可以先由社区进一步做好对症及简单的治疗及处理。在刚刚放开后,社区医院的发热诊室的诊疗量急剧增加,最高的时候一天接诊200人。
尽管此轮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经过去,社区医院发热诊疗量逐渐下降,但家庭医生接电话的数量依旧与日俱增,这也是由于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他们想要寻求医疗上的专业咨询。面对这样的情况,社区需要进行相应的判断,能治疗的治疗,能转诊的转诊,在出现急症患者时,第一时间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就诊。
83岁的刘阿姨(化名)在家中的亲人陆续感染新冠后也最终“中招”。1月6日,刘阿姨出现了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全身酸痛的症状,并于1月8日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全科医生在经过详细问诊后,给刘阿姨开具了国产新冠小分子药物阿兹夫定片,并仔细嘱咐服用方法。
根据上海官方信息,从12月中旬起,市卫生健康委抽调来自28家医疗机构的132名市级专家成立市级专家团队,其中急诊与重症医学科82人,与辖区内区卫生健康委组建的专家团队形成联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指导社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时就谈道:
“三甲医院排长队,社区医院有这么好的条件,人又少,空位子又多,吸氧区也都有的。”
“现在一些医疗资源逐渐向社区医院倾斜,居民看病就诊更方便。”
“只要抓住黄金72小时到这里来,药物及时用上去,95%以上都不会发展到重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南京大学病毒与感染病研究所所长吴超教授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冠口服药尽量在发病后第三天、第五天之内服用。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伴有基础性疾病,这类人群都可以服用。以阿兹夫定为例,尽早使用不仅可以预防重症,还可以促进病毒提早被清除,提前清除病毒,对老年人的原本不强大的免疫反应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1月4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协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在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一起重新编写了《2022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使用简版)。
范擎松介绍,长海社区也会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临床分型,以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症进行分类。“一般到我们这边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还是轻型、普通型为主,可以治疗的,会尽量留在社区进行完整治疗。但如果拍了肺部的片子,出现‘白肺’,有呼吸窘迫、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会向上级医院进行及时转诊。”
抗病毒药物越早用越好,守住“黄金72小时”可以减少重症的发生,这对于重症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2023年元旦伊始,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开始优先向上海的社区倾斜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点人群感染者进行评估,在市区专家组指导下,对符合指征的感染者及时指导使用抗病毒药物,全力做到“早干预”。市场消息显示,自1月3日,国产阿兹夫定已覆盖上海二、三级医院115家,已准入社区医院113家。另外,辉瑞Paxlovid也已覆盖上海三级医疗体系,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均有配置。
哪怕有转诊机制、患者有药可用,社区医院后续在患者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难题和挑战。张文宏日前曾表示,超过99%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人,将在社区医疗机构治疗,二级、三级医院则承担不到1%的重症救治任务。基层也应该顺应形势,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放到重点人群上来,做好重症预防工作,为重症患者的诊治争取时间。
而当基层医务人员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时,如何在做好规范救治的基础上,不让病人的病情发展到重症,实现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展,成为摆在基层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总医护人员163人,但目前无法实现全员上岗,部分人员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比较严重。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社区医院如何做好患者规范化诊治?
对此,范擎松介绍,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应该已过去,但重症高峰期还处于平台期。尽管后续可能困难重重,但“社区医院已经不慌了”。
“一个疾病从‘不了解’到‘了解’有一个过程。”范擎松称,在过去工作中也碰到不少病房当中出现高炎症反应的患者,但该治疗的,医护人员也会按照规范、按照指南进行治疗。
不过,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续随时可能到来的重症高峰,社区医院仍需要在软硬件方面有所准备。范擎松认为,这波疫情并不是最后一次,如果以后要打“有准备的仗”,建议做好充足的药物储备。
“防疫‘三件套’‘五还要’仍有一定必要。如果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真的感染了,建议大家尽早和家庭医生进行联系。”范擎松强调,“我们希望患者在家里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重症人群,能够及时进行干预。”
“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三年来,尽管经常会面临家人和外人的抱怨和不理解,但作为社区医务人员,我们不得不勇往直前,所有社区医务人员都在为争取同一场胜利而忙碌。而从未来新冠病毒的发展态势看,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新药的研发、政策的调整,新冠病毒绝对不是‘不可收拾’,脱下口罩自由呼吸的日子会再次回归,我们很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范擎松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