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银行年报季披露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同花顺的统计, 上市银行将于3月底集中披露三季报。其中平安银行将于3月9日披露年报,饮得A股银行板块年报“头啖汤”,此后披露一直持续到4月29日。
3月31日成为银行年报披露最为密集的一日,当日有11家银行的年报将亮相,包括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这样的“重量级”选手。
今日银行也表现不俗,全日上涨1.8%,位于板块涨幅前列,有4只个股的涨幅超过3%,无锡银行更是达到4.38%。
(相关资料图)
从披露的时间来看,平安银行将打响第一炮,3月9日披露年报。平安银行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82.65亿元,同比上升8.71%;归母净利润366.59亿元,同比上升25.82%;扣非净利润365.97亿元,同比上升26.23%;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62.43亿元,同比上升8.7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5.71亿元,同比上升26.1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5.55亿元,同比上升26.77%;负债率91.81%,投资收益108.18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常熟银行和中信银行都是3月24日。3月31日,为密集披露期,当日有11家银行的年报将齐齐亮相,而且都是“重量级”的选手。
参考此前的业绩报告,市场对于银行板块年报的预期很高。财通证券分析师夏昌盛表示, 当前推动板块驱动因素的四重底部叠加,银行股行情启动万事俱备。
夏昌盛认为四重底包括,一重底:宏观经济预期“触底”。2022年以来疫情下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是压制银行股估值的主要因素。11月以来疫情防控呈现积极信号,促进2023年宏观经济增长的正向变量逐步积累,可以对2023年经济增长保持相对乐观,预计2023年宏观经济增速或能回升至5%左右。二重底:政策底部信号已现,2023宽信用可期。财政继续发力托底经济,各项提振政策密集出台,推动2023年宽信用进程持续推进。2023年社融总量和结构会呈现“双优”,一方面在政府债和人民币信贷的支撑下,预计2023年社融新增36.2万亿,同比增10.4%,结构方面,预计上半年政府融资仍较强,23年下半年社融主线将逐步切换至私人部门融资,尤其企业、居民信用回升。三重底:银行基本面继续保持稳健。四重底:银行股估值在历史低位。资金持仓银行股仅2.8%,板块PB仅为0.53,皆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安全边际高。银行配置价值凸显。银行股息率已经到较高区间,多数在5%,H股国有行股息率已经上行到9%。
从银行股的表现来看,市场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开门两个交易日,全部收红,累计上涨2.03%。今日银行板块中,无锡银行的涨幅最大,达到4.38%,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5%;此外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江阴银行的涨幅也都超过3%。板块内个股全红,涨幅最小的常熟银行也上涨0.52%。
尽管银行盈利能力较强,分红派息较为丰厚,但银行股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长期处于“破净”状态。至1月4日收盘,42只银行中市净率低于1的为38家,占比超过9成。民生银行的市净率最低,仅为0.3倍。
中金公司的研报预计2023年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呈现温和复苏态势,股票估值则呈现较大弹性,预计市场先后演绎“报表修复”和“盈利提升”的主逻辑,较前几季度将有明显回升。中金公司表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覆盖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或为7.4%、8.2%、8.8%,营业收入增速4.9%、6.3%、7.2%,拨备前利润增速4.2%、5.9%、7.2%,主要由于资产增速小幅放缓、净息差收窄、手续费收入企稳回升、信用成本稳中有降,整体盈利温和复苏。 目前中资银行A股、H股的估值都已经达到历史低位,反映了悲观的资产质量担忧情绪。向前看,按照业绩弹性划分,预计净息差<扩表节奏<手续费收入<信用成本预期。其中,2023年净息差小幅度收窄8bps,资产久期短的银行压力较小;股份行扩表弹性更大,合意资产有望扩围;经济周期、市场周期共振,手续费收入增速由2022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9.6%;涉房敞口风险化解有助于信用成本预期高位回落。按照银行划分,股份行白马股业绩弹性更佳,头部区域行继续保持高增长。
国信证券分析师陈俊良分析认为,2023年银行基本面虽然继续承压,但当前银行低估值反映了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随着经济进入复苏通道,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维持行业“超配”评级。个股方面,中长期角度,建议在估值底部布局未来业绩有望保持相对更快增长的标的,首推宁波银行,同时推荐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苏农银行等。短期角度,若房地产风险持续担忧持续减轻,可以关注涉房敞口较大估值受到压制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