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2022年图鉴:违约数量、规模“双减”,展期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01-03 21:20: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资料图)

2022年收官。这一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形势有所缓和。根据同花顺统计,2022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共发生27家企业的84只债券违约,违约规模有500.61亿元,无论从违约数量还是规模上看,较前几年均呈断崖式下降趋势,特别是相比2021年的60家公司,180只债券违约,1603.46亿元的违约规模,2022年的违约规模更是同比减少近7成。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违约大幅减少的同时,债券展期规模却创新高。

房地产行业是违约大户

据统计,2022年新增违约企业涉及房地产开发、电影与娱乐和其他金融服务等7个行业。就违约主体数量而言,房地产开发仍然是违约高发行业,占比高达67.5%,其余行业违约企业均为1家。

华福证券分析师李清荷表示,受政策调控及前期房地产企业激进扩张策略的影响,2022年新增违约企业中,房地产行业仍是违约高发行业,占比高达67.5%。违约主体仍为民营企业,国企违约不断改善,2022年仅一家国企违约,为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违约前主体评级多为C级,评级对风险有一定揭示效果,违约前主体评级仍为AAA和AA+级等高评级的主体有宝龙地产、世茂集团、禹洲集团、武汉当代科技、哈工大高新。

从违约规模来看,房地产也是违约的大户,有18只债券的违约规模超过10亿。

最新的一笔违约在12月28日。当日,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能按期足额偿付“H19当代3”的利息和回售本金,合计金额2.025亿元。公司整体债务负担重,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本部存续债券余额合计68.54亿元,公司面临的集中偿债压力大。考虑到公司后续资产处置等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债务陆续到期,公司流动性压力或将进一步上升,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业内认为,2022年新增违约发行人受流动性冲击影响较大,一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的企业违约风险较高,因其短期债务过多而长期债务减少,债权融资偏高、股权融资偏低;二是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比例较大,融资弹性下降,进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违约。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兼总裁闫衍日前在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年会上表示,在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的政策背景下,今年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释放减缓,呈现违约主体和违约规模“双减”特征,新增违约数量明显减少,创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展期规模创新高

不过在违约情况大幅改善之下,展期规模却创了新高。

根据华福证券统计,2022年,我国债券市场已有57家发行主体对154只债券进行展期,展期规模高达1704.91亿元,达到历史新高,规模同比增长134.42%。展期数量和规模的增长体现了企业试图以时间换空间,暂时纾解流动性困境的意图,尽管这一主动管理行为暂时延缓了信用风险暴露,但后续债务偿还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李清荷表示,2022年融资环境恶化,市场认可度下滑,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大幅下降,现金流表现较差是大部分违约企业的“通病”。随着我国疫情防控优化政策正式落地,2023年宏观经济将不断修复,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对市场流动性起到支撑作用,所以信用债市场整体违约风险较为可控,但债券展期或将常态化。城投端,尾部风险加剧,但公开债券仍有一定安全底线;地产端,随着系列支持性政策陆续落地,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2023年地产产业链主体信用风险或将企稳,但后期仍需持续关注销售端回暖情况。

除了展期之外,近期由于债市走弱,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表现不佳。11月以来,信用债推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明显增多。据同花顺统计,最近一个半月已有约200只信用债推迟发行或发行失败。

为何会出现信用债大规模取消发行的情况?天风证券认为,一方面,本身大量资管产品面临赎回压力,配置债券的力量减弱;另外,债市利率快速大幅调整,市场对于后续走势仍有迟疑,在一级投资上会更谨慎;从发行人角度而言,前期融资成本较低,而市场调整过程中,融资成本短期大幅抬升,发行人需要临时调高发行利率,才能募集到所需资金,会倾向于主动选择推迟或取消发行,待市场利率平稳后再择机发行。

“近期企业取消或推迟发行的情况确实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此前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宽松,一些资质较好的公司发债成本多集中在3%左右,有些甚至可以去到2%。现在的情况则出现逆转,票面利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这让一些企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债期较长的企业,因此采取暂时取消或者推迟发行的方式,观察一下情况再定。从目前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转向,后续企业发债还会重回轨道。”华南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表示。

展望2023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地产政策松绑向房企融资环境改善的传递仍需时间,需进一步观察基本面情况以及市场信心恢复进度。对于展期规模较大的发行主体,更应关注其资金状况。”

对于债市,明明指出,2023年稳增长俯冲蓄力,而流动性相得益彰,同时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承载能力与日俱增,建议布局高资质中久期和中高票面短久期的双轮驱动策略。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违约风险 房地产行业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