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79.6亿元,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达到2020年9月份以来最低增速。
从三大门类看,1—11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5132.3亿元,同比增长51.4%;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7714.2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333.1亿元,增长26.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两家疫苗重点企业由于利润同期基数较高,利润同比大幅减少。剔除上述行业及企业,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6%。
受访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国内疫情反弹,短期内制约工业企业利润恢复,“三重压力”对工业经济影响仍然较大,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但利润结构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个行业下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1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继续下滑,主要是国内受短期因素扰动,需求疲弱,工业品价格回落,工业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部分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加之去年高基数影响。从三大行业看,利润下滑主要拖累来自于制造业部门利润同比下滑,上游采矿业利润增速放缓。
具体来看,前11个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9%,纺织业下降18.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0.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4.5%。
“个别行业及少数重点企业对工业企业利润下拉影响较大,”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指出,目前,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两家疫苗重点企业由于利润同期基数较高,利润同比大幅减少。剔除上述行业及企业,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6%。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面对传统淡季需求端的明显转弱,钢市已经步入了“冬储”逻辑,而由于强预期和高成本的加持,国内钢市也迎来了明显的震荡上涨行情,这一方面刺激了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由于成本端的强势上涨,钢厂有限的利润空间也再次被蚕食,因此国内钢市可能会形成多重“强弱博弈”的局面,即强预期博弈弱现实、强成本博弈弱利润。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近日在2022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原燃料价格高位震荡,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抑制钢材价格,压缩了钢铁行业利润空间。发改委正在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国内铁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装备制造业盈利增速加快。数据显示,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3%,增速较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3.1%,较1-10月份、上半年分别提高0.9和5.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持续改善。
电热气水行业利润也保持较高增速。1—11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26.1%。其中,电力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7.2%,增速较1—10月份加快19.1个百分点。
不过,周茂华指出,目前利润结构持续改善,反映国内保供稳价、减税降费与金融政策支持等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中下游工业制造业成本压力,尤其是下游热力、电力、燃气等需求增加,也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加快。不过,燃气行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说明目前投入成本压力仍高,叠加去年利润高基数影响,燃气生产供应利润累积同比或将继续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8天,同比增加3.3天,出现进一步延长趋势;产成品存货6.19万亿元,增长11.4%,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落,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2天,同比增加1.0天。
“工业部门存货仍在增加,工业品价格整体放缓,企业应收账款维持高位,整体反映出目前市场需求偏弱,商业活动不够活跃,企业销售回款不够迅速。”周茂华表示,目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尤其要关注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情况,稳定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
对于下阶段工业利润走势,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认为,工业利润恢复面临较多挑战,预计下行压力犹存。稳地产和其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继续落地显效,对工业企业盈利恢复继续形成一定支撑。但随着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和高基数效应犹存,预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PPI增速将继续回落,价格因素对工业利润的拖累仍大。工业企业新一轮去库存周期仍在途中,也会进一步加剧工业利润放缓压力。
周茂华认为,国内需求仍处在恢复的过渡期,工业品价格或将继续放缓,加之去年原材料行业带动整体工业利润基数较高,预计工业部门利润增速短期内仍可能放缓。但随着国内防疫措施持续优化,国内促内需、稳增长,保供稳价、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内需求稳步恢复,上下游企业利润结构和经营状况有望出现趋势性改善。
朱虹强调,总体看,国内疫情反弹短期制约工业企业利润恢复,“三重压力”对工业经济影响仍然较大。下一步,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着力扩大内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创造更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