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2023年中国在经济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下的外需走弱、地产和土地财政对政策空间的制约、居民部门缩表导致内需不足、国内通胀存在阶段性突破3%的压力等等。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精准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
预算内财政“加力”,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既要保持支出强度,又要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和保障财政可持续,那么优化财政组合的方向已经较为明确——即适当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和调入资金,以此增加中央到地方的转移支付和中央财政贴息,弥补地方财力不足,适度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可以预期,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率或将突破3%,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可能突破4万亿。
财政支出“提效”,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发挥撬动作用。2023年公共财政支出将更加聚焦于民生、科技、生态等重要领域,落实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各项措施,延续减税降费举措,优化省以下财力分配,加大科技产业投入等。政府性基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扩大专项债支持的项目范围,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配合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继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以来,在5000亿专项债限额空间、1.4万亿增量政策性金融工具和6000多亿PSL贷款的支持下,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配套融资对经济的刺激力度比年初计划大幅增加,这一力度有望在2023年延续。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稳健,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要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相较于2021年,“灵活”转向“精准”,意味着疫情冲击下相机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冲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危机时段已经过去。随着防疫政策优化措施落地而基本面稳步修复,前期部署的第二支箭、金融16条等宽信用政策成效显现,总量政策工具将趋于谨慎。可以预期,上半年OMO和MLF降息的概率较低,降准作为补充流动性缺口的常规操作,可能在明年年中出现。
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空间越来越逼仄的环境下,改革降成本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受央行青睐。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降成本、促进宽信用将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抓手之一,2023年将进一步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叠加降准累积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效果,LPR下行仍有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则具备较强定向性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能力,发力方向除了“三农”小微、扶贫、民营企业、绿色领域、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之外,今年逐步扩容至科技创新、普惠养老、防疫专项、交通物流领域、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等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支持,对经济的薄弱环节起到修复作用。
财政、金融、产业政策联动,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有企业的托底和发力将是宏观层面的重要看点之一。预算内财政、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将对国企形成有力支撑,科技类国企、基础设施类国企和能源类国企将成为拉动经济需求的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企将享受更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在经济复苏和总需求回暖的趋势中,经营压力得到逐步缓解。
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认为,在宏观政策积极发力,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的条件下,2023年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复苏势头,全年GDP有望实现5%左右甚至以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