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初冬时节,走进河南省虞城县刘店乡卢营村,只见一块块粉条晾晒场地排列成阵,一排排晾晒待干的粉条晶莹剔透,勾勒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粉条加工技术在该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村民卢渊怀从70年代初就开始加工粉条。他介绍说,过去,卢营村村民加工粉条是为了养家糊口。村民卖粉条都是拉着木板车或骑着自行车去集市上叫卖,走街串巷,很是辛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里的粉条加工开始形成规模化生产,卢营村的粉条开始走出虞城,走向全国。粉条加工也成为该村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
“以前做粉条都是纯手工做,四五个人一天就做五六百斤,每年到了粉条销售旺季,都做不够卖的,村民们干着急没办法。随着一些现代化机器和冷库等设施的添置,现在一家一天能做出五六千斤,多的时候能生产七八千斤。像卢渊全家,他们的生产方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卢营村村党支部书记卢渊华介绍说。
现在,卢营村已形成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粉条加工生产基地。也吸引了周边很多村庄的农民过来打工,有的一家需要20多名工人才能忙过来,每天有1000多名农民在这里打工。(通讯员王支援 建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