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打造 “阳光救助”特别品牌 为幸福生活“兜底”

2022-12-13 15:30:17    来源:金台资讯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自去年以来,针对社会救助工作群众政策知晓率低、基层经办力量不足、低保审批依据不精准、动态监测不及时等问题,日照市民政局积极搭建数字民政业务管理平台,对接省、市各部门数据,建立一码通、一站办、一键核、一网联“四个一”工作机制,以大数据赋能社会救助精准化,打造具有日照特色的“阳光救助”品牌。


(相关资料图)

“阳光救助”一码通,救助政策知晓更广———

社会救助类型多且分散在不同部门单位,群众很难全面了解。对此,市民政局牵头将教育、卫健、医保等12个部门的救助政策统一整理归集,把基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慈善救助和教育、医疗专项救助等9大类41项救助政策,逐项列出申请条件、申请材料、保障标准、办理程序、办理途径和咨询电话,制作成阳光救助“一码通”二维码。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一门受理”中心、村(居)社区公示栏张贴,在民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全覆盖宣传,在楼宇广告牌滚动播放,群众用手机扫二维码,便可链接到相关网页,获知各项救助政策,实现救助政策“码上知”“码上查”,无需再逐一到各个部门查询。

“阳光救助”一站办,救助申请办理更快———

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任务重,人员少,低保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经办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对此,市民政局完善全市村(居)民政协理员制度,开发“阳光救助掌上办”微信小程序,协理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帮助困难群众“一站式”申请22类社会救助事项。

项目负责人冯君华讲述了一份进度表:作为利用外资项目,企业于今年年初在岚山区注册,计划利用外资额5000万美元。3月15日实现了“拿地即开工”,6月29日获得了施工许可,随即进入主体施工。截至目前已到位外资2880万美元。

岚山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佃军认为,外资项目当年注册、当年到账,这在利用外资项目落地效率方面是突破性的。

在冯君华看来,高速、高效落地对企业意味着更快达产和占领市场,而顺利进展的确应该归因于岚山区周全的服务和暖心的帮助。

据冯君华介绍,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项目外方负责人无法亲临现场办理落地手续。岚山区当即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线上容缺受理,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和立项。随后各项手续压茬推进,在短期内取得了证照,工程建设进展非常顺利,照当前速度,预计年内主体即可竣工。

并非孤例。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岚山区实际纳统使用外资19203万美元,同比增长465.29%。

该区创新项目审批模式,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环节、0成本、“分钟制”办结。推行“拿地即开工”“多证合一”“分阶段办理”“打捆审批”“涉水多评合一”等多种审批模式,大大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办理时间。并对10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帮办代办,提供“面对面”辅导,为50个项目办理施工许可,485个项目办理项目立项。

一个优势产业的壮大,是心血与智慧的浇筑;一个强区的成长,是产业与环境的铺就。放眼“百强区”岚山,产业恰蝶变,创新正澎湃。(上接头版)协理员通过实地走访、系统提示发现困难群众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录入信息并上传至“一门受理”平台登记分办,乡镇(街道)受理后直接进行信息核查,办理结果通过短信通知申请人。

“阳光救助”一键核,救助信息核查更准———

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申请人尤其是赡养人的家庭收支情况更加难以掌握,给社会救助精准认定带来难题。传统救助多靠线下申请、人工核查,时效性慢且不精准。对此,市民政局通过建设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接省市县各级系统中的车辆、社保、退休、房产、税务、医保、企业法人、公积金等40余项信息,实现一键核查,5分钟内出具核对报告,准确反映申请人的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为社会救助审批提供大数据支撑,全面提高了救助的精准性和快捷性。

“阳光救助”一网联,动态监测管理更实———

完善低收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人口等纳入其中,通过阳光救助“一网联”,实时监测这部分群体的医疗支出情况,根据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分类分档设定预警阈值,工作人员根据预警提示信息,主动进行入户核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同时,将社会救助对象与民政殡葬数据以及人社、市场监管、不动产、公安等部门数据实时联网,对低保、特困等在保人员的死亡情况,以及住房、车辆、公积金等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在保对象死亡和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系统自动弹出提示,工作人员线下核查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退出,确保不再符合条件的应退尽退。(张磊 武传竹)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市民政局 家庭财产 家庭经济 工作人员 工程建设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