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委统战部始终把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作为全县统一战线践行“四心”定位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怎样把统战力量有效整合起来,怎么在多元思想中广泛凝聚共识服务基层社区治理,合力塑造同心工作品牌。
金堂县高板镇石龙社区内石龙新区于2013年建成,有391户1280余人,其中党员21名、统战对象16人。小区先后成立有党支部、业委会等基层党组织和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统战参与、群众共建、服务先行”的理念,切实抓好“共管共治、融合互动”几个关键词,为基层小区治理探寻新路径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微平台”激发“大讨论”
(相关资料图)
石龙新区党支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坚持党建引领,注重调动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将小区“领头人”“热心人”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实现群治群管。针对小区公共空间管理混乱、利用率低等小区治理痛点,权利大胆释放给群众中的“群众”。开通了石龙新区微信、微博、QQ“微言堂”,推选出了有服务能力、有管理热情、有时间参与的乡贤能人、家族代表、致富带头人等作为平台管理员,围绕小区公共空间治理怎么干,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讨论议定小区改造项目序列,真正实现小区管理群众说了算。同时,通过“微平台”有计划的开展活动,让群众找到共同话题、共同爱好,逐步把“微平台”建设成为集问题反馈、意见征集、方案设计和交流讨论的服务交流平台。
“微组织”构筑“大家庭”
小区逐步引入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带动孵化本土自组织。小区公共空间治理需要依赖群众参与度、积极性和归属感,石龙新区党支部为强化培养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前期通过在“微平台”有意向挖掘具有共同爱好、共同特长、共同话题对象,通过发挥乡贤能人优势特长和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加大对大众的吸引力,建立起小区社工服务组织、舞蹈组织、手工艺组织、书法组织等,引导小区群众倾向性培养或加入自组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微组织”,既丰富了小区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又激发了小区群众集体荣誉感,营造出小区和谐的“大家庭”氛围。
“微改造”提升“成就感”
小区治理既要实现形态“有变化”,又要实现群众“有感受”的正确导向。小区业委会和协商议事会配合实施,坚持群众主体原则,采取社区营造方式,围绕小区公共服务提升、活动阵地亲民化建设、违章搭建拆除、环境美化等方面,通过协商议事会成员走访“议”事,收集意见、提出方案、达成共识,实现群众自主议定小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改造方案、确定改造方式、明确改造时限、筹措改造资金,并聘请群众代表、热心人士对改造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不断创建小区公共空间优美形态。
“微认领”升级“新常态”
小区绿化没人管、没钱管,公共绿化内杂草丛生,绿植破败。针对小区管护主体缺乏、责任划分不清、管护机制欠缺等现状,通过实施“微认领”,探索将公共空间划分成“责任田”,公共绿化、公共设施包括护栏、楼道楼面、小区路面等分区入田,小区“领头人”“热心人”主动带头认领,起好引领和榜样的带动作用,小区居民纷纷签订认管协议,建立公共空间认养共管的管护机制,实现“没人管”到“我来管”的转变;为激励管护责任人的参与热情,小区还尝试设立“微认领”奖励基金,建立奖惩制度,对未达到管护标准的,责令整改或取消其认领资格;对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
“微公约”守护“好秩序”
小区内乱窜的流浪狗该怎么办?占用公共区域圈养禽畜行不行?针对小区内常发如高空抛物、养犬、停车难、抢占挤占等突出问题,石龙新区党支部前期大力宣传犬只散养、挤占楼道等对住户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事故,由小区协商议事会牵头引导群众开展讨论,分类形成通俗易懂、有约束力、群众认可的小区公共空间“微公约”,并在小区公示,不断强化小区居民自我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