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截止期已过,上市公司们交出了良莠不齐的成绩单,有一些公司明确给出了亏损的结论,有的则收到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会因此加入退市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8日*ST凯乐成为2023年首个退市公司以来,A股确定退市公司数量已达30多家,其中沪市主板12家确定终止上市,17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深市已经确定20家退市公司。此前,2021年A股共17家公司强制退市,2022年共42家公司强制退市。这两年退市公司数已经占了1991年以来全部退市公司总数的40%。而且至少短期内,退市公司还将呈现“一年更比一年多”的趋势。
一方面,2023年2月我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证券市场入口端的供给正日趋旺盛。另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存量资金不必然会随着股票供给量的提高而增加,甚至还可能由于入市门槛的放松而心存疑虑。故而,保持市场监管的高标准,以及通过适度淘汰来净化市场,十分必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0年3月起施行的新《证券法》取消了股票暂停上市交易制度和相应的恢复上市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股票、直接启动退市风险警示程序。2020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2020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对股票退市指标同步制定了更有针对性、也更严格的新规定。中国证监会在2022年4月又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做好退市的善后工作来支持退市的推进。
目前我国股票会因为四大类原因而被强制退市。
一是交易价格走低。如果一只股票连续多个(一般是20个)交易日都跌破面值或总体市值(3亿元)低于特定标准,那就意味着已经被市场否认了投资价值,而应予以退市,例如*ST凯乐、*ST西源。
二是财务类指标不佳,虽然现在不单一强调公司的利润水平,但公司仍然需要在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方面达标。科创板对利润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于主板。连续亏损和低收入仍然是引发强制退市的一个重要理由。如上交所《上市规则》目前规定:最近一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就对其实施退市警示,第二年还是如此的,就终止其股票上市。故而,近期上市公司年报尘埃落定,就等于宣判了不少连续“亏损+低收入”公司的出场命运。
三是运行不规范。例如公司不能按时按质地信息披露,半数董事不完全保证公司年报、半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公司若不及时改正、也会被摘牌。随着中介机构虚假陈述责任的加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提高。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A股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分别为124、220、267、255、250、235。严重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也能成为公司被强制退市的致命理由。如上交所规定公司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次年对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则进一步提高,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则会被终止上市。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ST未来”审计时,表示由于无法获取相关客户、供应商资料进行核实,也无法确认公司近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所导致的影响,故而拒绝背书。该公司因为连续两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5月4日已经正式停牌。
四是重大违法行为,比如公司披露文件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情形。当然,“重大”有量化指标,如连续三年虚增净利润金额每年均超过当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金额的100%,且三年合计虚增净利润金额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总之,进一步健全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不仅是在全面注册制下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加速新陈代谢的必需,也是正在发生的事实,A股退市渐趋常态化已经很明显。这既提高了存量股票的质量,更为尚在场的上市公司们带来了持续的警醒,在实体上要进一步克服圈钱思维,在程序上要做好定期报告编制、信息持续披露、风险提示等工作。与此同时,投资者也要克服炒作思维,形成合理审慎的风险预期,在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可重点关注公司是否遭遇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因为涉嫌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投资者还应及时关注交易所基于“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的监管原则的落实而发出的退市风险识别信息和风险预警信息。
(作者系金融法学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