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山歌寥哉》三大神曲之一《珠儿》详解

2023-08-17 22:13:34    来源:哔哩哔哩    

先聊几句题外话。因为喜欢《山歌寥哉》,也看了不少音乐人制作人对这张专辑的评论。对于其中有一个观点我不是特别赞同,就是认为这张创新性的概念专辑,非流行非商业,普通人听不懂也跟不上,所以这张专辑在《罗刹海市》带红了后必然会凉。这些音乐人可能已经脱离大众有一万光年,他们也才是现在流行音乐领域越来越垃圾的原因之一。不按照流行套路做产品就一定不能流行吗?我还是喜欢引用乔布斯的话,“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大众并不是不喜欢新东西,只是之前没有刀郎这张音乐专辑而已。好的音乐,没有形式区别,大众欣赏水平不是你们眼里那样俗不可耐。那些音乐人啊,要不就专心做出更优秀的专辑,要不就继续埋头做,别急着靠卖嘴皮赚点快钱,就是对流行乐坛最大的贡献了。


(相关资料图)

废话少说,进入主题,今天聊一聊《珠儿》。

《珠儿》从形式上是河北吹歌+嘻哈的结合。吹歌流行于河北省的传统器乐,以吹管乐器为主,通常是在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场合演奏,主要乐器是笛子、钹、铙、板胡、唢呐(都在歌曲中听得到),我国反映农村的电影里经常有。嘻哈是诞生于美国一种跟着伴奏、带着韵律吟诵即说唱的音乐风格,美国大片里经常有。这首歌从听感上,山歌和嘻哈完美结合,编曲一流,但确实不流行不商业不迎合。首先歌超难唱,听完不知所云,和声和节奏非常混乱,也没有什么主歌副歌高潮,根本不讨好听众。但是,不要小看群众的审美,《珠儿》依然被很多人喜欢,并被认为是本专辑三大神曲之一。

《珠儿》的歌词就是诗,充满各种意象。如果说《花妖》有整张专辑最直白的歌词,那么《珠儿》毫无疑问是最复杂的。诗的意象比意义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很多人听完,对这首歌似乎懂了,仔细琢磨又似乎没懂,深究一下完全不知道在说啥。这没有错,从歌曲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是听众的自由。桌上摆着半个苹果,有人看到希望,有人看到悲伤。如何感受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要担心自己没听懂。但光谈意象就很虚,所以在之前,我们把歌掰碎,整理些基本的逻辑,再去挥舞意象的翅膀。

首先,《珠儿》是一首招魂曲。

说起招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屈原为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招魂》。招魂的目的让死去的人魂归故居或者祖先之处。屈原《招魂》的结构是先铺垫背景,讲一下涉及到的人物、招魂的缘由等等,第二部分是逻辑分析,说地球东南西北都不行,你还是回家来吧。我们经常看到新闻“美国又打死人了,英国吃不起饭”,基本就是这个意思,还是回到祖国母亲身边吧。第三部分描述魂归故里的美好生活,豪车美女大房子,满满正能量。

《珠儿》的结构呢,没有所谓主歌副歌,一共三十六句,每两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四句为一段,总计九段,大体可以分为前四段和后五段。四、九、三十六这个设计,我觉得是刀郎故意为之,这几个数在传统文化中有特殊意义。

歌曲开场就是攻击性很强的嘻哈风扑面而来,第一段歌曲基调诡异阴冷。紧接着贝斯上场,第二段转换为难受痛苦。随后一大段板胡登场,开始像巫师般吟唱。前面四段各自没有太强关联,中间分别有较长的过门,并且用了三种声音来演绎。有网友评价刀郎在这里是“三个人物,三次招魂,三种表达,三种唱法”。分析这首歌,一定要不能忽略刀郎故意采用不同唱法来表达的不同概念的技巧,但也不能拘泥就认为一种唱法就一定代表一个人的视角。归根到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后面五段曲调越来越高扬,一气呵成,没有间隔,节奏越来越急促,越来越激昂。歌词内容也从少爷、珠儿和姐姐等个体命运,视野放大到山河大地、故国家园,或者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后五段从正常的说唱,拔高到很高的假音唱腔,再到最后伴着刀郎自己的和声的高昂说唱,听众情绪被彻底带动起来。有人听出为抗日英烈招魂,有人听出讽刺,有人还听出苏联,也有人说这是反封建抗争,不一而足。所以《珠儿》未必是本专辑最难解读的一首,但一定是引发听众感情体验最复杂的一首。歌曲传递的情绪一方面阴冷恐怖,一方面激昂慷慨,间奏板胡摄人心魄,编曲出神入化,迷幻又紧凑。我感觉刀郎在这首歌里,扮演了一个站在法坛上的巫师,正在举行激烈的招魂仪式。也许他就是屈原,随着招魂仪式的进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诗篇。巫师并不需要你懂他念念有声的每一个字,而是要你进入他的情绪,共同进行一场宏大的迷幻之旅。

在分析歌词之前,照例聊一聊聊斋。《珠儿》取材自聊斋同名《珠儿》,讲鬼小孩詹氏报恩的故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常州富户李化,五十多岁。有女儿小惠,十四岁病死,纳妾后又生一子珠儿。珠儿五六岁时,来了一个瞎和尚,会算命,索要钱财。李化不给,瞎和尚就把珠儿用巫术弄死了。李化报官,县官在衙门之上打死了瞎和尚。

第二部分:瞎和尚已死,被瞎和尚迷杀并做伥鬼驱使的苏州小孩詹氏得到解脱。詹氏向李化报恩,与珠儿尸身结合重生,以珠儿身份成为李化的儿子。小詹可以穿梭阴阳界,对于死去的小惠和珠儿,小詹说珠儿和李化没有父子缘分,此生不过是来讨债的。小惠则嫁给了十殿阎罗之一楚江王的儿子,日子爽歪歪。小詹找到小惠,并带小惠回来与父母重逢。

第三部分:几个月后,李化也要死了。小詹把姐夫(楚江王的儿子)叫来,带走了催命小鬼,给李化夫妻续了百年寿命。小詹很聪明,治病救人,十八岁考上秀才。因为透露阴间事情太多,后来得了急病,从此他再也不谈阴间事情了。

这个故事主角是化身珠儿的詹氏,一个可以通阴阳的人物。古代的巫师身份也是可以通阴阳交流,所以刀郎借这个故事来完成了一场招魂之旅。但刀郎在此基础上完全独立创造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场景和意象,招的并不是珠儿,而是群体的命运,人类的命运。作为个人,听歌可以随便感受。但是要装模做样的解读,还是要抓住《山歌寥哉》专辑的主题。有些人脱离专辑去谈那些意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附带考证一个楚江王的事,厘清一些网络误解。从可考证的资料来看,佛教传入后,地狱轮回思想、道教鬼神及民间灵魂不灭相结合,逐渐发展出十殿阎王信仰。最早在敦煌莫高窟晚唐《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中有所记载。“十王信仰”离不开古代民间的“做七”习俗,即人死后第七天(头七),来到地府第一殿接受审判,每七天一换,直到七七,然后是百日、一年、三年之期,一共十殿。这里最核心的三王是“五七”的阎罗王,“七七”的泰山王(与东岳大帝有重合)和最后一殿五道转轮王,“十王信仰”是从这三王发展衍生出来的。民间要做“七七斋”、“周年斋”、“三年斋”,家属须按时祈请十王作斋修福,写经造像,拔除亡魂罪业,使之不生三恶涂(即畜生、恶鬼、地狱三恶途),不入一切诸大地狱(即十王分别掌管的大小地狱),往生天道。我们现在一般最多做头七,传死者的魂魄会在头七回家看一趟,过了头七就可以下葬了。

亡魂第二个七日要过初江王殿。亡人度“奈河”,上有奈何桥。生前为善的大摇大摆走桥上,作恶的披枷带锁过水里,正所谓“二七亡人渡奈河,千群万队涉江波”。“初江王”意思就是“第一条江之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谐音为“楚江王”。传为宋时人所著《玉历宝钞》宣传十王信仰,就写为“楚江王”,掌管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寒冰地狱)。瞎和尚所犯拐骗杀害儿童罪就归楚江王管。

但此时十王还没有国产身份,最初的十王正身是各大佛陀和菩萨,楚江王就是释迦如来,阎魔王是地藏菩萨,平等王是观音菩萨。隋唐后,民间流行“人之正直,死为冥官”,如宋朝寇准和包拯都曾被老百姓弄去当五殿森罗王,但最终包拯“夜审阴、日断阳”赢得了民心,坐稳了宝座。当然也有虚构人物,比如第一殿秦广王蒋子文,此人历史存在与否不知道,晋代干宝《搜神记》书中有个传记,只说他是土地神而已。

所谓网上流传楚江王前世为东汉末年魏郡太守厉温,平叛黄巾军有功,后被封为义阳侯。这一段描述于正史和野史都无征,很可能是当代人杜撰。根据现有资料,历代魏郡太守并无厉温此人,曹魏可考的封侯名单也没有“义阳侯”。所以认为楚江王就是厉温,曾经剿灭过黄巾军的说法显然靠不住,不建议这么去解读。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歌词解析。

少爷的人生在地下的城市

对于窒息没有一丝的畏惧

他在母亲的腹中就会啼哭

这啼哭占据通往神殿的路

(第一段讲楚江王的儿子,也就是“少爷”,小惠的老公。少爷生在地狱,对“窒息”没有畏惧。本专辑写人类社会的颠倒丑恶,人世间就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少爷在深深的地下,反而没有窒息。迷不迷幻,颠不颠倒。

下一句,其实所有的娃在母亲肚子里面都会哭,还会排泄。刀郎写作时候可能觉得这很独特,并且“啼哭占据通往神殿的路”,那就是生来就衔着金钥匙。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意象“神殿”,在本歌曲中出现了两次。我们很难说神殿的具体意指是啥,但是整段很好理解,楚江王儿子这个人并不重要,刀郎是借聊斋文本中这个人来写一个社会群体,简单说就是二代少爷生来就特权。这个特权在聊斋文本中有充分的描述。还要注意这一段是用的假音,和下一段用的真声相对照,能体会出刀郎有区别的憎恶和喜爱)

每一个醉倒在路边的冬夜

他都会梦见那早夭的姐姐

姐姐总是虹影如灯栩栩如生

我是你失落的人间唯一的凭证

(这一段视角是珠儿。歌曲所有提及的珠儿,都是指小詹灵魂附体的珠儿,可以自由来往阴阳界,并同时拥有珠儿和小詹的记忆,所以才会“梦见早夭的姐姐”。小惠因为死了,与阳间无任何关切。在聊斋中,珠儿和姐姐“细述前生”,小惠才回忆起父母,所以珠儿是小惠“失落的人间唯一的凭证”。

这段和上一段相反,是描写普通人,大冬天醉倒在路边,被生死所折磨,在阴阳两岸徘徊,甚至忘记了自己。前一句“虹影如灯栩栩如生”,有色彩有形象,接着来一句“失落的人间唯一的凭证”,这种反衬,瞬间带来一片茫茫大地悲凉之气。脑海里浮现《倩女幽魂》画面,暗黑地孤坟上一屡残影摇红。)

我要去问问她来时路边的那个算命的先生

用还存世的挽歌为她再课一卦上路的时辰

我要去告诉昨日和她异界同梦的爱人

告诉他吻过的山川与河海已经醒来

(这一段视角仍然是珠儿。前两段已经铺垫了两个阶层的生活,这里用的急促的说唱,表示珠儿在忙忙碌碌想要改变些什么。算命先生是借用小说中瞎和尚的意象。所谓来时路边,就是说瞎和尚弄死珠儿走上的黄泉路。瞎和尚“能生死祸福人“,所以可以课一卦安排姐姐回来看望父母的时间。同时珠儿也要去告知“与她异界同梦的爱人”也就是楚江王的儿子。在聊斋中,小惠说“我今异物,父母觌面,不啻河山”(如今我已经不是人了,和父母见面,相当于隔着河山)。河山已经醒来,就不够成障碍了。但这“山川和河海“的作用并不仅仅在此,而是为后文把视角从个体身上放大到山川故国做铺垫。所以这一段之后接了长长的过门,极其漂亮的板胡,悠扬可三日绕梁,就是让听众忘掉前面的故事,进入另一个场景,巫师要开始招魂了)

不要在先祖的序列里寻找自己

不要用生命为时光去乞讨身体

时间一直在结界延伸去留无门

尘雾寒窑的海市冰封所有的眼神

(这一段作用是承上启下,从此和小说《珠儿》联系就开始变淡,也提示我们不要再用小说的概念去理解后面的歌词。前两句,视角是谁,谁在不要,并不像之前三段那么清楚。我们玩个文字游戏,可以说,谁都不要。不要到祖先那儿找存在感,不要老想着还能借尸还魂,这是对所有人的呼声。

“结界“是佛教术语,原指僧侣在一起活动划定的界区,限定自己的活动范围。所以结界的作用一方面是限制,一方面是保护。时间在结界延伸去留无门,那就是结界阻断了来往。你到不了祖先那里,你也回不到自己身体。苏东坡写过一首《海市》“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海市”就是海市蜃楼,虚幻泡影。尘雾寒窑的海市,也可能是借用楚江王寒冰地狱意象。冰封所有的眼神,那就是每个人都停留在当下的虚幻中。

这段解释完了,我们还是不明白这么写是啥目的。这就是巫师在前面忙忙碌碌絮絮叨叨半天,这里告诉所有人,不要胡思乱想,眼神跟着我,进入招魂之旅)

我要去看看废弃的故国家园倒塌的神殿

谁在法坛里藏牌弄千谁在幻化人寰

我要去看看他们往日出征遗弃的老狗

有多少祭奠的三牲多少的祷言

(由于脱离了聊斋小说,刀郎的意象已经开始随意发散。就像法坛的巫师在前期缓缓铺陈之后,逐渐激情慷慨,语言越来越玄妙,大家不太可能知道他在说啥,巫师可以念到哪儿算哪儿。

招魂到现在,刀郎这个巫师要出去看看故国家园,倒塌的神殿,看看那些招出来的幻象后面隐藏着什么,谁在幕后玩计谋出老千。史载周伐商之前,以三牲(牛羊猪)祭祀,祈祷成功。所以前两句是要去看看家庙,后两句是要去看看战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招魂自然少不了关心这些问题。

我要问问他穿越了多少次劫难何时能回来

问问他山水相逢的命运谁在替她安排

我看见翻阅时光有人撕毁了序言

无法接受这失控的日子所以谎话连篇

(紧接上一段,这段及之后的段落,都没有过门了,节奏紧凑,一气呵成。上一段看完,借着发问。这里同时借用了最初的两个意象,问他(少爷)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从战场归来,问她(小惠)谁在替她安排与父母的山水相逢。这里指不管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人民,都被抛进这历史洪流中翻腾。原因是有人“撕毁了序言“。序言是一本书的纲要,撕毁了就失去了秩序,日子就失控了,人类被无情的抛弃,无法自主(少爷和小惠就是无法自主具象),剩下只有谎话连篇。)

我那双火焰闪烁咄咄逼人的眼睛

因为狱卒与囚徒共用而精疲力尽

我要拥抱你东岳大帝我的神啊泰山

你给我高傲永恒闪耀的光环

(这一段还是刀郎这个巫师在招魂。这种仪式一般都在黑夜,会生起火堆,于是有“火焰闪烁咄咄逼人”的眼睛,看到那些文明崩坏,看到人被抛进历史的洪流不由自主。狱卒是看守人,囚徒是被看守人,代表那些对立的人们,都依赖于巫师。巫师此时已经开始筋疲力尽,于是他呼唤神的帮助,祈求泰山神的光环照耀。泰山是五岳之首,古人认为泰山上通天庭,下接地府。天子要到泰山封禅祈求国泰民安,人死后也要魂归泰山。所以东岳大帝在中华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可以指代最高的神。

他的眼睛将是我孩子的眼睛

他的双手将是我孩子的双手

我们都曾经是一群活得真实的人

请你用灿烂的笑容理解我的人生

(这就是巫师向神祈福的具体内容。祈求东岳大帝的能力(眼睛和双手)能赋予给我孩子。“我孩子”是一个虚指,可以指比如祈祷活动主办方那个无上的国王,也可以指巫师所服务的群体和人民。后两句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们都是曾经认真,善良在这世界上活过,我们都是好人,请神啊,用你的灿烂笑容,给予你的子民们风调雨国泰民安的生活。)

在宗祠里供奉的古老的血统

不会因宫殿的辉煌而交融

所有怀着柔情蜜意消逝的灵魂

相会在黑夜分娩月光的子夜时分

(最后这一段超难理解,我们要把音乐结合起来。最后这两个段落是非常急速的说唱,长度加起来等于之前一段的长度,背后的和声是第六段的一个声道剥离出来。和声是衬托,让听众能继续保持之前的情绪。但说唱部分是越来越平静,“子夜时分”之后就戛然而止。所以这一段是在做完法事之后的平静期,巫师激昂的情绪中清醒过来,独自站在深夜寂静的法坛上。法事已经结束,宗祠里的那些祖先,其实并不会因为招魂有什么变化,不该回来的也招不回来。最后两句是巫师刀郎悲悯地在一切虚空中看到的。一个人从激烈的情绪安静下来,会变得敏感,关注那些很细微的东西。所以巫师看到了,那些柔情蜜意的灵魂,多么的美好,在法坛的上空,在夜空之下,在月光中跳舞,在子夜相会。)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