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思骑行驶过山与山之间的桥。
黄耀思在整理报纸,准备送到各村。
【资料图】
一条路,一个人,一年5110公里。
这条从阳春永宁镇镇街到双底村的送报路,黄耀思一走就是6年。这路上,哪个地方最为险峻,哪个地方有块绊脚石,哪个地方有山泉水,他闭着眼睛就知道,更别说这大山里的乡亲了。他转入双底村,都会有人跟他打招呼,有时还给他递上一杯茶,或一捧新摘的果子。更多的时候,他骑着摩托车与乡亲们擦肩而过,招招手,留下满脸的笑容。
山,连绵不断;路,蜿蜒曲折。
黄耀思与他的“老伙计”,红色的“125CC”摩托车。
经过长时间骑行,黄耀思抵达双底村党群服务中心。
阳春永宁镇是阳江边远的山区镇,“走山路只能骑大功率的摩托车,女装摩托车可不行。”黄耀思拍了拍他的“老伙计”,那台红色的“125CC”摩托车。永宁镇有两个报刊投递员,黄耀思负责该镇其中14个村委会的报刊投递,这些村撒得真匀啊,连最远最险的地方都有,从镇街的阳江市风行报刊发行有限公司派送点出发,双底村是最远的,大半路程还是嵌在峭壁边。
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深处还有路。
这段送报路,黄耀思摔过几次跤,有雨天路滑,也有半路钻出一条野狗,他的手臂留下几个旧伤疤。黄耀思倒觉得没什么,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下次当心就是了,有时反而是怕单调,单调得像一辈子只走一条路,一路上都见不到一辆车,转过一弯,还有一弯。
在阳春永宁镇双底村党群服务中心,送完报纸的黄耀思喝杯茶歇歇脚。
黄耀思将整理好的报纸放到车上,准备开始投递。
但是,黄耀思就没想过离开。他知道,这条送报路总得有人走,报纸总得有人送。“既然干了,就得干好。这干着干着,你会发现,一路上到处都是感情。”黄耀思说。那一天,我们跟着黄耀思来到双底村,村里人知道我们来采访直说:“黄师傅负责任,这么多年风雨不改,送报这事就没耽误过。”
这是真话。在阳江市风行报刊发行有限公司永宁镇派送点,黄耀思工作桌上方贴一张派送表,上面清楚记录着他负责区域的每一个村委会,每一户人家,有姓名,有份数,笔迹工整。“《阳江日报》《南方日报》,还有《南方》杂志,怕漏就全部写下来,不能漏。”黄耀思有些不好意思,每天他就在这里整理好要分发的报刊,骑车出发。
黄耀思骑行在山路上转过一弯,还有一弯。
那山,那水,那在山峦间出没迂回的送报路,蜿蜒崎岖,绵延狭长。
一年365天,每天来回重复走一条路,平平凡凡,如送报员这平凡的岗位。但是,没有七彩的光环,不代表没有丰富的人生;没有骄人的炫资,不意味着不需要艰辛的付出。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山路越走越开阔,山和人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 图片/宋福亮 李凯 ■ 文字/张健青
展开阅读全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