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讯:福建穷小子,15岁在工地扛水泥,38岁当老板身家过亿,却46岁破产

2023-06-24 06:08:59    来源:老白调研室    

世事难料,谁主沉浮?

有一个福建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起起伏伏。

15岁,他在工地上扛水泥,一天挣2元钱,晚上无处落脚,只能去住桥洞,和流浪汉抢地盘。


(资料图)

38岁,他逆袭成霸道总裁,身价过亿,就连手表都是金子做的。

上千人的会议他坐C位,还接受央视采访,无限风光。

邱启光

然而,46岁时,他跌落神坛,从身家过亿的大老板,变成一无所有的失意中年男人,负债几个亿。

这个在一生沉浮中,看透世间百态的破产富豪,叫:邱启光。

他的故事,实在太曲折。

1972年,邱启光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一个叫做培才村的地方。

培才村坐落在一个小山沟里,全村上下只有1000多人,相当于一个还建小区。

村里没有通往外界的路,信息、交通各个方面都很落后,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遇上收成不好的年头,连饭都吃不饱。

然而,穷困的乡村生活,激发出邱启光无穷的梦想。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福建省是建筑之乡,他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和建筑打一辈子的交道。

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他读完初一就辍学,父母让他下地干活,贴补家用。

但邱启光并不愿过一亩三分田的日子,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要上学,种地是种不出来学费和前程的。

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挣钱,就只能做生意。

为了挣钱,1987年,邱启光独自离开家乡,开启打工生涯,那简直是一个字:惨。

上学期间,有人告诉邱启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话,让他懂得要想干出一番天地,就必须勤奋努力。

邱启光没有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

他来到上杭县,在工地上找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搬运和搅拌水泥,一天挣两元钱,

当时,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40元钱。

虽然邱启光工资不低,但太累。

一袋水泥100斤,他每天要扛近百趟,将水泥铲进搅拌机,这个动作一天下来要重复上千次。

他经常都是一身伤,手上脚上全是血泡。

这一年,邱启光才15岁。

对大多数15岁的孩子来说,此时正在上高中,享受惬意的校园生活。

两两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民间有个说法,小孩子干太重的活,长不高。

为了不影响他发育,父母四处托人并凑钱,让邱启光去学理发。

在父母眼里,只要做个手艺人,饿不死就行。

在那个年代,理发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拜师学艺要给钱不说,还要托人说情,师傅觉得眼缘对才肯教,通常一个镇,只有一家理发店,收入相对稳定。

在邱启光看来,做个剃头匠挣不到大钱,但为了不辜负父母的苦心,让父母成天替他担心,他选择接受父母的好意。

当学徒那段时间,邱启光忙进忙出,天不亮就起来烧洗头水,小小的门店也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

师傅都看在眼里,很快就开始教他真手艺。

对邱启光来说,他虽然不热爱理发,但还是想尽力做到最好。

学有所成后,他在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

早、中、晚,邱启光除了替人理发,还会去幼儿园代课,日子过得很充实。

有一次,邱启光看到邻村有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很羡慕。

那个年代,一辆自行车170块钱,理一个发5毛钱,代课一个月几块钱。

算下来,就算邱启光不吃不喝,也要两年时间,才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他内心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被唤醒。

不久后,邱启光关闭理发店,来到熟悉的县城一边打工,一边折腾各种生意。

生活就像在打游击,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收获不少阅历和经验。

刚到县城,邱启生还是个胆小鬼,见到生人连话都说不清楚,一张嘴就结巴。

没多久,他就能言善道,出落成一个翩翩少年。

打工过程中,邱启光认识了现在的老婆。

当初,女友父母认为他只是个打工仔,两人不般配,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

祸不单行的是,他和女友合伙做服装买卖,不但一分钱没赚到,借来的钱还赔得精光。

那年春节,本该一家团圆,享受安乐。

邱启光却带着女友,提着鸡鸭,迎着冷风和嘲讽,挨家挨户上门道歉,承诺来年一定把钱还上。

为了尽快还债,他不顾家人反对,没等年过完,又带着借来的75块钱,到广东省东莞市的企石镇打工。

1992年,邱启光20岁,他和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

从此以后,风里雨里,不再是一个人。

邱启光明白,他必须在城市里站稳脚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是他第一次产生责任感。

不久后,邱启光打听到,同乡在企石镇承包自来水工程。

为了能抓住这个机会,多挣点钱,给小家安稳的生活,他做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举动。

他跑去一个建筑工地,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专心看别人砌墙。

从水泥配比,到如何涂墙,再到如何收尾,他都默记在心里。

原来,他担心贸然前往,错失良机,而且他并非是想某个小工那么简单。

找到同乡后, 他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活,全程闭不谈钱。

最后,老乡忍不住问他想拿多少钱,他回答:”我想承包砌墙的活,钱你看着给吧。“

老乡觉得他干事利索,粗中有细,为人也很洒脱,把活承包给他。

小包工一做就是两年,除开日常开销,几乎存不下钱,但是他学会如何管理一个团队。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他们夫妻同心,日子过的很甜蜜,更让邱启光感到高兴的事,拥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邱启光觉得,企石镇就是他的风水宝地,他在这里扎下根。

他始终相信一句话:天道酬勤。

自来水厂的单子做完,他开始学习油漆工,没有工程承包就找散户做。

一年后,他又开始犯难,散户都已经完工,彻底熄火,没事干了。

他骑着自行车,跑遍大街小巷,都接不到一单工程,一生力气无处使,心里空的难受。

他终日郁郁寡欢,途径一家正在建设中的企业,心想这么大的企业,一定可以找点活干。

保安得知他来找工作,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让他赶紧走。

还没开始就结束,邱启光不甘心。

他想毛遂自荐,在大门口蹲了三天,没见到老板,却等来他命里的贵人:邓浩明。

邓浩明听说邱启光在自来水厂干过分包,活做的不错,介绍他进入企业干活。

后来,邱启光才知道,邓浩明是这里的建材承包商,挣了大钱,买了宝马,吃穿用度都是进口货。

邱启光非常羡慕,他想像邓浩明一样成功。

有一天,邱启光正在清理场地,有个年轻人进来东看看、西看看,没说话,邱启光也没有在意。

次日,年轻人再次出现,正在埋头打扫的邱启光,和他聊家常。

第三天,年轻人来到工地,邱启光如常在收拾,年轻人说有些工程想包给他做。

邱启光受宠若惊,连连答应。

原来,这个年轻人一个老板的儿子,刚好有些工程想承包出去。

他觉得邱启光和其他打工仔不同,不急着下班,工地还被收的很干净,才把机会给他。

后来,邱启光承包食堂、维修工程,还帮厂里养猪、搞运输,只要可以赚钱,他就冲在前面。

俗话说,“吃得了打工的苦,才能享受生活的甜。”

在企业工作三年,邱启光攒下100多万人民币,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时,万元户就了不得,100万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但在邱启光眼里,三年的历练和经验,从老板身上学到的处事之道,比100多万更重要。

有了这100多万,邱启光终于不再为生计发愁,但他胸有大志,眼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1999年,邱启光成立第一支施工队,挂靠在朋友的企业名下,开始在全国各地包工程。

但做工程不简单,没有人脉,三个月来,他一个活都没接到,一帮兄弟等着吃饭,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为了推销业务,他不停地打推销电话,不但经常被拒绝,还有不少人在电话里辱骂他。

生活没有喘息的机会。

邱启光顾不得那么多,他不停的给各大公司寄资料,前前后后寄了几万份,一个月光邮费都要几百块。

投出去的是希望,收回来的却是失望。

但是只能不停地打,不停地寄。

终于,在下半年收到回响,接下1000多万的业务。

承包工程的过程中,邱启光又发现,老乡做钢结构建筑,可以跨度几十米,突破很多技术壁垒。

当时,我国的钢结构刚刚起步,绝对是创业的一片蓝海。

于是他决定转型,做钢结构。

第一步,就是解决挂靠问题。

挂靠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当时,全国建筑市场变得更规范,许多挂靠的工程队被淘汰出局。

2002年,邱启光不想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回到福建上杭注册建筑公司,并取得了三级建筑资质。

同时,他在东莞成立亿鑫钢业分公司。

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意味着新的挑战,邱启光没有退路,只能逆流而上。

为接工程,经常包里一分钱都没有,还硬着头皮请外商吃饭,合伙人在餐厅吃着大鱼大肉,他在外面奔波借钱。

有时候饭吃完,钱还没有到位,合伙人只能厚着脸皮拖着客户聊天。

就像毛不易的那句歌词:“躁动不安的座上客,自己为是的表演着。”

歌词里蕴含的心酸,邱启光感同身受。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他从不在乎,商品质量才是立标之根本。

供应商不能按时交货,或者交货的质量参差不齐,因为这些,让邱启光错过很多大工程,损失很多钱。

于是,他咬牙租下800平米的地,建立第一家属于他的钢结构加工厂。

后来,邱启光在采访中说:“并不是有资质就能包到工程,你有资质也要有自己的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

他一直遵循着这句话。

商品质量过硬,邱启光的公司稳定发展,厂房扩大到3000平方米。

2002年底,他的企业被特批成为国家钢结构二级资质企业。

这些都是乘风破浪后得到的赞誉,邱启光格外珍惜。

他对待客户,同样非常爱惜。

有一次,他和客户谈好价格,刚签好合同,材料就上涨,他面临着亏损四五十万的局面。

客户主动提出,把其中的差价补给他,但邱启光拒绝了。

当时,副经理问他:“就算客户追加40万,我们都还亏损10万,到手的钱为什么不要?”

邱启光有自己的原则:“做生意,不是每单生意都要赚钱,赚的是客户,赚的是诚信。”

靠着这份诚信,创办公司当年就有2000万营业额,成为企石镇的纳税大户。

2005年,邱启光在东莞创建重钢结构加工厂房,成立广东启光钢结构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做大之后,邱启光创建广东启光集团有限公司。

他慢慢走成一个巨人,不再只是考虑自己的温饱,更有余力贡献一份力量。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邱启光第一时间捐赠一批安置房,解决灾区人民的住房问题。

他因此获得“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名下企业被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员工大会上,邱启光慷慨激昂地说:“钱可以不赚,但是责任不能推卸。”

2010年,邱启光顶着高管的反对声,承接美国四维过山车轨道项目,开始迈向国际。

不久后,他名下企业获得国家一级资质,产值超过20亿,邱启光本人成为名符其实的亿万富豪。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但是,在邱启光的心里,家才是最重要的,结婚20多年,除了在外地出差,他一直陪在老婆身边。

对于合作伙伴,他想的不是怎么赚对方的钱,而是怎么可以双赢。

面对员工他会细心的观察,帮忙解决问题。

他的管理之道中,有一条原则:“员工是财富中的财富。”

经济危机时,掀起一股裁员浪潮。

邱启光却坚决不裁员,这并不是因为他实力雄厚,而是因为员工是他的责任,他必须扛起这份责任。

贴心的好老板,温柔的好老公,耿直的合作伙伴。

做人诚实守信,邱启山是完美的代名词,他从草根奋斗成行业标杆。

但生活就像电影,曲曲折折,我们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2018年7月,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宣布邱启光的公司破产重组。

那一年,邱启光46岁。

一个豪横的钢铁王国,就这样轰然倒塌,邱启光跌落神坛。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盲目扩张,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财大气粗,给的回款时间过于宽泛。

也有可能,他为了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发展外国项目,然而,跨境合作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钢铁、建筑行业,资金回收周期太长,资金链非从容易断裂。

对于他破产后的情况,外界众说纷纭,但邱启光却不争不辩,没有为此站出来说过一句话。

随着邱启光的企业破产清算,他辉煌不再,就像一地难以拼凑完整的碎资料。

唏嘘声中,外人想探索他的破产真相,却已经无从得知。

邱启光被淹没在时间的浪潮中,他会再战江湖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