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颠覆许多行业,国内也掀起了一场科技竞速,企业纷纷切入这一热门赛道。5月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科技界大咖围绕人工智能展开头脑风暴,火力全开输出真知灼见,不仅前瞻技术、剖析产业,也给出了理智、冷静的投资线路图。
未名脑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高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助力脑疾病实现精准诊疗
大脑是公认的最复杂、最难理解的系统,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面对这个大脑的“橡皮擦”,人类至今未找到确切的病因,这也意味着很难对症下药,更不用说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这种复杂性,以脑为圆心的脑科学也被认为是生命科学最尖端、最前沿的领域。在5月26日的中关村论坛上,未名脑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脑科技”)创始人、CEO高妍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她对于脑科学、脑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精准诊疗等方面的诸多看法。
Q:大脑的复杂具体体现在哪里?脑疾病领域数字诊疗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A:我们经常会说,人类科学最后的疆域有两个,一个是浩瀚的宇宙,还有一个就是人类的大脑。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而且每个神经元之间还有8个突触作为链接,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本质上是大脑出现了问题。而且在脑疾病面前,临床更多是症状学的诊断,而不是病因学上的诊断。
精准医疗是找到一组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就是要找到“抑郁症们”背后的根源,也就是大脑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这才是脑疾病精准诊疗最需要致力的方向。脑脑科技之所以做数字疗法,也是为了找到明确的靶点之后,再找到更适合这组人的治疗方法,这也包括两个层面,治疗效果更好以及安全质量更高。
Q:目前脑脑科技在与医院的临床合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A:去年,脑脑科技成功成为北京脑科学临床转化的重点项目,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在抑郁症领域开展精准诊疗。
所谓的精准诊疗,其实利用的就是多维多组学的方法。通常一个维度的数据很难解释大脑疾病的原因,多组学就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多模态,能够融汇影像、语言、基因蛋白甚至患者行为监测等方面的数据,最终汇总起来形成患者立体化的数据刻画,也就是脑疾病领域的数字孪生。目前很多脑疾病的治疗手段就像是漫无目的的扫射,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找靶点,再针对靶点做治疗,就相当于给治疗找“靶子”,这也是多维多组学精准诊疗的主要发力点。
Q: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赋能脑科学?将在解决脑疾病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A:人们对于高维度的事物是很难理解的,大脑就是这样一个高维度的脏器,但它同时也给我们输出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处理、解读数据就成了最大的难点。
包括一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内,医学的发展其实得益于工业革命后统计学的发展。但大脑本身十分复杂,不同个体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想在脑疾病领域找到治疗组比安慰剂组更有效的结果,是很困难的事情。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单单是这组人如何定义,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及算法分析支撑,这时候人工智能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整体上讲,人工智能对脑科学的影响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基于多维多组学方面的信息采集,动辄是千万级的,正常人很难理解,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对数据做“降维”,这是人工智能给脑科学的最大帮助。
第二阶段就是应用端,能否帮助我们优化决策方案,找出优于传统经验的预测结果。
第三阶段强调的就是系统性,帮助我们做预测。当然这种预测本身也是双刃剑,其中涉及到很多监管、伦理及安全性的问题,最终决定权还是要在人的方面。但至少在效率问题上,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优化和提升决策上的效率,特别是在中国医疗供给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我相信,未来脑疾病一定是脑科学、临床医学及人工智能等几个学科的交叉,才有可能解决人类脑疾病的问题。
贝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CEO张克:
投资人工智能需看清应用场景
开年至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稳稳占据科技圈“C位”,从大模型到应用,国内也掀起了一场科技竞速。5月27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举办的ChatGPT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交流会上,贝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克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是明确的趋势,企业“蜂拥”是必然的选择。除此之外,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现状,张克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Q:人工智能成为新风口,企业争相布局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于AI是真火还是虚火的争议,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A: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明确的趋势,企业蜂拥是必然的选择。在人工智能领域如果别人都在做,你不做,那你就落后了。
Q:自ChatGPT走红之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对此您怎么看?
A:最初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已经替代不少人工了,那时候我们尚且能说机器人只会执行机械的指令,越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就越容易被替代已经成为共识。但现在“GPT们”衍生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情感陪伴等,也势必会产生更大的替代问题。我相信技术会不断进步,但我也认为,未来也一定会有一天,人们发现人工智能不能再无限制发展了。
这有点像金融市场上新出的衍生品,没有看清风险的时候自然就会受到追捧。金融的本质是对风险定价的交易,当你定性地识别到了风险的因素,同时还能量化每一个因素带来的影响大小,那就一定能够控制该风险。但遗憾的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目前对于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人类似乎都还处于无法准确评估的阶段。
Q:目前投资领域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是怎样的?
A:贝克在投资中有一个原则:审慎进取、成就伟大。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包括行研、司研和投研,遇到一个项目,先做行业研究,看清楚赛道的宽度、成长性以及红蓝海,再做公司研究,找到它的核心优势和护城河,判断它是否能够做到行业里的前三。最后是投研,包括估值、交易结构、风控、投资预期、退出条款等。外界之所以会产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热钱涌动”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存在海量资本相当程度的追捧式投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投资逻辑。
贝克有投过一些AI领域的企业。但具体要投多少,是必须要仔细评估其与产业发展落地紧密相连的程度。我们不想去碰那些看不清应用场景的标的,实话说虽然我们能够判断人工智能有其技术的先进性,但对于行业落地方面,我们似乎还没能完全弄清楚、看明白。
Q:您认为在科技行业尤其是硬科技行业的投资有何要点?
A:投资是一门很讲究审慎的学问,成功和失败处于严重的非对称性,是典型的乘法原则,任何一个环节为“0”,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0”。在投资领域,假设一共十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成功率都是50%,那么最终的成功率就是1/2的10次方,已经小于千分之一了!更何况50%的概率在行业中也已经算高的了。
这也是我提倡跨机构“独立决策、联审联投”的原因,一方面能够规避风险,更重要的是剩下的资金可以投其他的项目,因为后面的路还长,当下的永远不会是最好的项目,固定总数资金的分散投资,一定是最稳健的。值得注意的是,联审联投的做法根本性不同于常见的Club Deal(俱乐部模式)。俱乐部模式往往是单纯因为某人投了所以自己也跟着投,但那是典型的羊群效应,由于没有“联审”机制和“独立决策”,所以俱乐部模式是单纯的跟风、互相壮胆的跟风,因此压根儿不是降低风险,相反却是放大了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