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走进乡村看振兴】“小”农场闯新路 ——家庭农场模式让农业更有奔头

2023-05-29 14:13:29    来源:新疆网原创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周末,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古牧地镇黄渠沿村的“希望的田野”家庭农场的草莓成熟了,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商贩前来。

农场内,草莓红、叶菜绿、茄果鲜,灵芝也开始冒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资料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村民汪金贵与妻子马晓燕流转近400亩近郊耕地,创新技术员承包制建成了7个家庭农庄,联合起来成立了“希望的田野”联合农庄。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希望的田野”农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采摘农业,还不断利用近郊游发展农旅融合,闯出了一条农庄融入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农业新路子。

5月27日,在米东区古牧地镇黄渠沿村的“希望的田野”家庭农场草莓种植区,批发商正在装草莓。(全媒体记者宋建华摄)

小而优 年年引进新品有奔头

沿着农场大门进去,道路一侧是一大片草莓地,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掩映在绿色的叶子中。

去年,汪金贵与技术员们合作引进了50亩草莓,今年进入胜果期。

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一颗颗红润鲜艳、甜软多汁的草莓,不光是香甜了广大消费者的味蕾,也鼓起了种植农户的荷包。

这已不是汪金贵第一次引进新品种,开建农场之时,作为农村党员的汪金贵就深入学习党的“三农”政策,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发展特色农业。

近郊村青壮年多以务工为主,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汪金贵在米东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将400多亩耕地划分成片,从河南、甘肃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收技术员一起打造家庭农场。

有种植经验、懂技术的种菜“老把式”们一起抱团种地,农场越来越红火,汪金贵有了新想法——引进新品种。

“要想把地种好,就要种别人没有的。”汪金贵说,在米东区农业技术部门帮助下,他从引进口感番茄到引进采摘西瓜、彩椒、七彩番茄,再到引进灵芝,几乎每年都会引进新品种。

每一个新品种试种成功后根据市场情况都会在其他技术员的农场里推广。目前,农场已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主,水果、灵芝为辅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抱团种植、发展特色,让农场的技术员们尝到了甜头。汪金贵说,仅草莓一项,50亩地每天平均销量都在3吨到5吨,每亩地纯收益数万元。

游客在“希望的田野”家庭农场草莓种植区采摘草莓。(全媒体记者宋建华摄)

小而精 找准市场有盼头

将大货车停下,核对完订单数据,来自昌吉水果批发市场的商户陈彬就开始往车上一筐筐地搬运草莓。

路边,这样的大货车已停了十余辆。汪金贵说,这都是之前签好的订单,我们安排工人早晨摘完草莓,他们每天准时来拉草莓。

草莓一层一层摞好,上面再盖上一层浸湿的棉布。

一车能装四五百公斤,拉回到市里一上午就能销完。

“这里的草莓颜色好,果型均匀,酸甜适中,关键是供应充足,跟他们签订单我们放心。”陈彬说。

除了草莓有订单,农庄的蔬菜、水果几乎都在下苗时就有了“下家”。

汪金贵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瞄准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因需定产,保障销路和价格,种植户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地里,以好产品带来好收益、创造好前景。

小而全 农旅融合有看头

草莓地头,汪金贵正兴致勃勃地跟大家介绍刚打造的“地头土灶”。

“地头土灶”融合农村灶台和烧烤架的作用,游客可以在农庄内烧烤、吃火锅,实现采摘加工和游玩一体化。

今年,汪金贵打算在农庄打造采摘观光体验一体的农旅融合模式。

“土灶台打算盘十几个,还在旁边搭了蒙古包和帐篷。到时候,游客可以带着家人、朋友来体验农村风景,采摘农村蔬菜,还能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汪金贵说。

汪金贵还打算与村民合作,将牛羊肉、禽类等农副产品引入到农庄,既丰富农旅融合种类,也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旅游项目打造完成后,汪金贵打算第一批客人要请农庄的采摘会员来尝鲜。

这些会员大多是经常到汪金贵农庄的顾客,按照农庄的会员制规定,他们提前缴纳部分费用成为会员后,能享受采摘和购菜打折服务。

“我和爱人还在研究抖音直播,打算通过直播,将我们这里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汪金贵说。

汪金贵说,人勤地不懒,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只要跟着党的政策埋头干,日子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