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高温天,上海两大机场一线人员无惧“烤”验,为暑期顺畅出行挥洒汗水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下同)
(相关资料图)
今天上海又迎一个高温天,热浪滚滚,烈日下的机坪无遮无挡,更加炎热,下午2时许的地面温度就超过了50℃。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上海两大机场广大一线干部职工无惧“烤”验,为广大旅客暑期顺畅出行和货物高效运输挥洒汗水、辛勤付出。
不穿厚底鞋,可能无法在机坪上长时间站立
今天下午2时,虹桥机场机坪上,一架A350飞机停在远机位,飞机监护员刘泉戴着墨镜、口罩,双手放在背后,笔直地站在飞机附近,而他是12时45分到达这一岗位的:“站姿要标准,还要全神贯注地注意航空器周边情况,避免无关人员和物品的靠近,确保航空器安全。”高温天,每隔一小时左右,会有同伴来替换。
机坪上到底有多热呢?记者只站了一小会,就感觉被太阳直射的脸上火辣辣的,温度计显示地面温度已超过50℃,由于太热,记者的手机拍了约10分钟视频就“罢工”自动关机了。而刘泉有着自己的体会:“我们每个监护员,一天监护6到7架次飞机,每次1小时左右。天热,衣服都是被汗水湿透,又被晒干;每天喝3升水,是‘家常便饭’;我们穿的是单位配备的隔热性更好的厚底鞋,要不然既‘费鞋’,脚底板也受不了啊!”经他这么一说,记者也感觉自己的鞋底太薄,可能无法在机坪上长时间站立。
图说:温度计显示地面温度已超过50℃
26岁的刘泉成为一名飞机监护员,只有4个月,但他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这是我经历的第一个机坪上的夏天,以前夏天是‘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现在有不一样的经历了。我也会做好防暑准备,比如戴上冰袖,上岗前洗一把脸,贴上清凉贴。”
暑运以来,两大机场的安检监护队员们每天要监护出港航班超1千架次,平均每人每天的步巡步数都在3万步左右。烈日下的航空器监护岗位没有任何遮挡,在骄阳和地面的双重“烤”验下,虽然辛苦,但是让每一架飞机安全、准点起飞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练就“火眼金睛”,细查跑道是否有异物或破损
进入暑运以来,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班起降量6.4万架次(其中,浦东机场4.1万架次,虹桥机场2.3万架次),日均航班起降超2000架次,环比增长5.4%;旅客吞吐量超952.1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571.5万人次,虹桥机场380.6万人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30万人次,环比增长9.3%。
随着机场航班量迅速回升,留给场务巡检员作业的空档期大大缩短,他们往往需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抓住宝贵的间隙对跑道进行细致检查。在虹桥机场一条滑行道上巡视检查的场务巡检员王琪敏、宋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工作需要很细致,有时候全神贯注,就能暂时‘忘记热’。”
特殊的工作,也让巡检员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行驶的巡检车中,他们要能及时发现跑道和滑行道上的外来异物或破损,迅速下车排摸清理,重要情况则第一时间上报处置,不放过任何一个会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在一些重点区域,他们更需要全程徒步检查,频频俯身探测、排摸,努力确保道面安全万无一失。
除了场务巡检,他们还要清除机坪围界上可能阻碍视线的藤草,清理数十公里长的排水沟里可能引发跑道积水的塑料袋、气球等异物。他们在旅客看不到的战场,用自己的汗水默默守护着机场的运行安全。
“绿色机场”背后,有他们在默默努力战高温
上海机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在浦东和虹桥机场登机桥配备了400HZ电源和飞机专用空调设备,供飞机靠桥后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和机坪噪音,是推进绿色机场建设的举措之一。
在浦东机场,桥载操作员康君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为在近机位停靠的飞机提供桥载设备的操作服务,必须在执行任务前10分钟赶到桥位,完成设备面板检查、接机设备摆放、设备接入、设备监护、空调管、电缆设备收纳等作业流程,期间,他们还要承受来自飞机发动机的余热和尾气的“熏烤”。用于飞机供电的电缆接头有10斤重,再加上缆线总重量要达到20斤,桥载操作员们每天要身背20斤的电缆,进行接撤电作业近30次。
机坪内场车辆的“油改电”也是上海机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两大机场在机坪区域大力推进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并配备了相应的充电设施。在虹桥机场的东西机坪,共有15台新能源充电桩,由飞行区技术设备支持岗位负责日常的巡检和维护。
图说:虹桥机场飞行区设备维护员正在检查充电设施
虹桥机场飞行区设备维护员於毅俊介绍道,夏日高温下,充电设备特别容易产生过热、故障和损伤,他们分别于每天凌晨2时、上午9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对所有设施巡检4遍,单次巡检路程10多公里,在遇到雷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还会再增加一次巡检。在他们的默默努力下,暑运期间的充电设施每月预计可服务新能源车辆充电近900次,减少碳排放29吨。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关键词: